当前位置: 山药 >> 山药分布 >> 医案bull消风散合升降散治疗面
医案?消风散合升降散治疗面部湿疹
患者郭某,女,4岁。
初诊:年月日。
主诉面部红色斑丘疹,脱屑伴瘙痒反复3年,加重天。
病史:年起无明显诱因面部开始出现红斑,脱屑,遇热加重,自觉瘙痒,医院中西医诊治,病情时好时发,影响形象及工作。此次于天前加重,面部瘙痒刷烈,伴有红肿。现:面部红斑,丘疹,脱屑,自觉灼热瘙痒,遇热加重,口干,二便调。
专科检查:中等身材,偏胖,以下腹腰为主。颜面颧部、额头、下巴可见成片红色斑丘疹,对称分布,上覆油腻性鳞屑,舌质淡,苔薄黄白,稍垢,脉弦数。
西医诊断:慢性湿疹急性发作
中医诊断:湿疮;辨证为风热证
治以清热祛湿,祛风止痒;选用消风散合升降散加减
方药:
炒苍术1克,黑芝麻10克,通草6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炙甘草10克,防风0克,炒牛蒡子9克,当归10克,生地0克,苦参10克,蝉蜕8克,荆芥1克,川芎10克,黄芩1克,徐长卿30克,紫草1克,浮萍8克,白僵蚕10克,姜黄10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毫升。服用时加蜂蜜1勺。
二诊:年月8日。患者服上方后,病情明显缓解,仍见红斑,上方加菊花10克,续进5剂。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毫升。服用时加蜂蜜1勺。
药后痊愈。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湿疹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皮肤病,易演变成慢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
中医文献没有湿疹病名的记载,古籍所记载的浸淫疮,以及按不同部位相同皮损而有不同中医病名,统以湿疮命名。《诸病源候论·浸淫疮候》中说:“浸淫疮是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初生甚小,先痒后痛而成疮,汁出浸渍肌肉,浸淫渐门活,乃遍体”;《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漫淫疮此证初生如疥,瘙痒无比,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漫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包括今之急慢性湿疹以及某些特定部位或某些特殊的致病条件。
此例患者发病,以痒、红、发于面部为特点,属湿疮风热证,风湿热阻于上焦,应清热利湿止痒,故方选消风散为主。又因此病程迁延数年,加之平素工作应酬多,常年出入酒店饭馆多食肥膏厚腻酒醴,体内多生积滞浊毒,想到了合用升降散。
升降散出自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其中僵蚕、蝉蜕皆可轻浮而上行,胜风除湿、清热解毒,宣阳中之清阳;大黄、姜黄荡积行瘀、清邪热、解温毒,降阴中之浊阴;蜂蜜之甘平性凉而润燥散毒,西医认为蜂蜜能抑制异常免疫应答,与湿疮之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相贴合,此法是向吴雄志教授学习而得。因此例患者大便尚通,故去大黄。王玉玺王老认为,凡见上焦有风温、风热毒邪充斥之证,升降散均可应用。
徐长卿入肝、胃经,有祛风通络,止痛,止痒,解毒消肿之效,常用于风湿疹痒;黄芩作用偏于上焦肺及大肠,善清上焦湿热,除肺与大肠之火;浮萍上宣肺气,外达皮毛,此例患者,面部疹色深红,则当清血分里热,正为紫草之所长,二药协同,可相得益彰;因患者舌淡血虚,故入川芎,与当归合为佛手散,养血活血;入菊花主要为协助疏散上焦头面风热。
医案?消风散合过敏煎治疗慢性湿疹患者龚某,男,77岁,退休校长。
年1月9日初诊
患者诉:前胸、双臂、脖颈、头部起红色丘疹,肿胀伴瘙痒反复年半,再发10天。问其病史,从年7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前胸、双臂、脖颈、头面部开始起疹,瘙痒,抓之肿胀,影响睡眠,每日需用梳子梳头止痒。医院诊治,无明显好转,为求根治,特来求诊。此次尤以上半身起疹为主,二便调。专科检查见其面颊及头顶、颈、前胸、双上肢,泛见红斑,丘疹,大小花生米至黄豆大,少量渗出,上覆薄鳞屑,间见抓痕,血痂,皲裂,边界不清。舌淡苔白垢腻,舌底静脉曲张,脉右寸浮左关弦。西医诊断:慢性湿疹急性发作中医诊断:湿疮;中医辨证:风热夹湿证治法:祛风清热、除湿止痒方药:消风散合过敏煎加减:炒苍术1克,黑芝麻10克,通草6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炙甘草6克,当归1克,生地0克,防风0克,牛蒡子9克,苦参10克,蝉衣8克,荆芥1克,徐长卿30克,银柴胡10克,五味子10克,乌梅10克,黄芩10克,炒枳壳5克,白蒺藜0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服,每次毫升。饮用时加蜂蜜勺。年月6日二诊服上方后,患者红斑明显减退,第二天已能安睡,肿胀明显缓解,稍有瘙痒,能忍受,查舌淡苔白腻,脉细。风热已去大半,湿热蕴毒,郁滞肌肤,上方白蒺藜减为10克,余不变,继用7剂。饮用时加蜂蜜勺。年月1日三诊服上方后,患者前胸及头面部红色丘疹已全消,双臂及脖颈仍有散在淡红丘疹,附有少量痂皮。数量较前减少一半以上。偶有瘙痒。舌淡苔白腻,脉细。上方加凌霄花10克,制首乌15克,炒山药15克。7剂。饮用时加蜂蜜勺。年月19日,电话告之,服完药后,红肿全消,病情痊愈。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湿疹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皮肤病,以皮疹多形性,对称分布、具有渗出倾向、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该患者辗转多家治疗二年半余,病情顽固迁延。前医多以湿热伤阴论治,加上大量苦寒药物,疗效不显。此案为泛发性湿疹,是慢性湿疹急性发作,发病部位均上焦,且有红斑、丘疹、肿胀等,属风热无疑,我们治以祛风清热、除湿止痒。且该病与过敏有很大关系,故选消风散合过敏煎加减,加入徐长卿祛风除湿,消肿止痒。因舌有瘀象,后诊加入凌霄花活血破瘀,凉血祛风;炒枳壳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所用药物均是兼顾表里之品,而尤其侧重于皮肤。老年患者阴血亏虚,山药、首乌能够滋阴养血,润皮毛。蜂蜜入脾胃肺大肠经,既可矫味,又可润肤。诸药共奏祛风清热、除湿止痒之效。作者:王刚,中医师,男,山东济南人,年11月出生。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幼承家学,师承于杨麦青教授和刘洋教授,后在太湖学院跟师于吴雄志教授,推崇黄煌教授药证方证体质理论。融各家之长,擅用经方辨治妇科病,皮肤病,肿瘤。社会职务:北京中医药学会师承工作委员会委员。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学术交流使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针法、穴位等,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特别提醒:美好的一天开始啦,希望我们的文章能够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或者分享朋友圈哦。由于精力能力有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fb/2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