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药 >> 山药分布 >> 霜降丨这样养生最健康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今日19时22分,迎来霜降节气
这是隶属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气肃而凝,阴冷凝露为霜
冬天已经在急迫地叩门了
▲宝瓶口秋色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此时到立冬
往往是一年之中
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时段
应注意添衣防寒
▲离堆公园
在古人看来
霜降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豺祭兽
霜降日杀兽陈列
古人说是“祭秋金”
这是别秋的一种仪式
▲都江堰大道
二候草木黄落
深秋将逝,木叶飘零
飒飒风干,冬天即将来临
▲青幽街
三候蛰虫咸俯
“咸”是皆,“俯”是低头
虫鸟休眠闭藏
准备下一个无霜期
▲堰工大道张松银杏
霜降时节
植物纷纷展现最后的绚烂
饱满的色彩和艳丽的美景
令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天师洞
此时
枫树、黄栌等树木的叶子
已经变成红黄色
漫山遍野,如火似锦
正是登山看红叶的好时节
▲天师银杏
而等到柿树叶落光后
柿子也完全成熟
果实累累,悬霜照采,如灯笼满枝
一排排柿树
就这样展现着生命的艳丽
毅然走向潜藏的寒冬
▲建福宫
秋之色彩
美在天高气清与万物姹紫嫣红的对比
正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人于萧瑟秋风中取绚丽秋色
更透过片片红叶
看到了秋天如春一般的生命力
令人赏心悦目
▲秦堰楼
深秋也是深情的
正如这首《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芦苇沾上了露水随风飘荡
挂念的人啊,你在哪儿呢
▲二王庙
又如晏几道的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都江堰幸福大道
秋日离别,情到深处
泪水竟都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了
伴随醉人的秋意
霜降
也为这成熟丰美、色彩斑斓的
秋天画上了绝美休止符
▲四川农业大学
丝丝凉意升,绝美秋止符
一季结束
新一季又将萌生
▲都江堰大道
快抓住秋天的尾巴
再赏一回秋日的美景
请继续加油
充实自己,为这一年画下圆满句点
除了赏美景,这个时节养生防病也很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罗的养身防病手册,请收下!
饮食篇
山药养胃、萝卜顺气霜降时节该吃些什么?
秋梨清热
霜降时节,是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易发或加重的时期,吃秋梨是个不错的选择。生食梨能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煎水或加蜜熬膏,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苹果防燥
霜降前后苹果大量上市,此时吃苹果最养生。苹果中的有机酸和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治疗大便干燥,便于排泄。苹果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苹果酸,能促使积存于人体内的脂肪分解,经常食用苹果可以适当舒缓贴秋膘的状态。
鸭肉健脾
鸭肉是霜降时节必吃的食物之一。鸭肉不仅富含蛋白质,可及时补充夏季的过度消耗。性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鸭肉的做法很多,煮食,煎汤或烧菜都可以。
柿子补VC
霜降时节吃红柿子,民间有“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的说法。柿子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每人每天吃1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
山药养胃
山药,又名淮山,是营养丰富的常见食材,有“神仙之食”的美名。从养生方面讲,霜降后人体容易气血两虚,正是食用滋补山药的最佳时节。另外,山药在健脾益胃、益肺止咳、降低血糖等方面有极佳的效果。
萝卜顺气
俗话说:“秋冬萝卜赛人参”。霜降之时多吃萝卜,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热顺气、消肿散瘀的功能。感冒时吃点爽脆可口的萝卜,不仅开胃、助消化,还能缓解喉干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预防感冒。
橄榄利咽
《本草求真》:“橄榄,肺胃家果也,性能生津止渴,酒后嚼之最宜。”橄榄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的作用。霜降之季,适当食用橄榄,胜过大补人参。橄榄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含钙量也很高。
牛肉补气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韩氏医通》记载:“黄牛肉,补气,与锦黄芪同功”。水牛肉性凉,黄牛肉性温,皆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治脾胃虚弱,增强消化功能。
养生篇
霜降保暖从脚和胃开始
“寒从脚入”,深秋御寒当从脚开始。“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苏东坡曾经赞美热水泡脚的保健功效。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热水泡脚是个不错的选择。
尽管应注意保暖,但也不要过早穿上棉衣,霜降后的气候变化较大,昼夜温差悬殊,体质较好的人不必马上增厚衣,应适当受些寒凉,以逐步增强抗寒能力。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及老年人,为避免旧病复发或增患新病,宜逐渐增衣,切不可忽增忽减,以防寒气侵袭,诱发新病。另外,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强身健体,预防疾病,也是防秋冻之本。
此外,胃的保暖也很重要。深秋及冬天气温较低,寒冷刺激使人的胃肠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十二指肠黏膜。同时,寒冷还可造成胃肠自身缺血、缺氧。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破坏胃肠黏膜的防御屏障,引起急性胃炎甚至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对于曾患或已患消化性溃疡的人来说,此时应避免生硬、油、炸、煎、炒等难消化的食物和酒类、酸性饮食、浓茶、咖啡等。此时宜吃些半流质且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稍高的食物,如大米粥、蛋花汤、蒸鸡蛋、藕粉、蜂蜜、果汁等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
霜降时节如何养生护肤?要想颜如玉只用清水洗
23日是霜降,在这季节交替之时,空气开始变得干燥,许多人的皮肤会出现过敏、瘙痒甚至皮肤病复发,霜降时节如何养生护肤。
早晚喝杯水。早一杯、晚半杯。早上喝一杯水,可以清涤肠胃,增进消化;睡前喝半杯水,则是补充睡眠时丢失的水分,尤其是有脑梗塞或心肌梗塞病史的人,睡前喝水可以防止因缺水再次发病。
穴位常按摩。睡前经常会按一按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在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同时,也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清水来护肤。“要想颜如玉,只用清水洗”这是养肤、护肤秘诀。清水甚至自来水就是最好的护肤品。皮肤较脏时,可适当用些肥皂、洗面奶。
“霜降”过后不可盲目进补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尤为重要。霜降节气以后,预示着天气进一步变冷,尤其是早晚气温变化增大。而人体亦会顺应天地阴阳二气的变化,阳气逐渐收敛潜藏,以顺应秋收之性,为冬天的潜藏做好准备。如果调摄不当,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就会复发。因此,饮食起居也要顺应自然气候的变化而调整。
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旧病复发。霜降过后是立冬,秋燥已去,天气渐冷。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虚邪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人易生病。尤其老年人,体质弱、基础疾病多的病人,如慢阻肺、冠心病、慢性心衰、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防寒保暖,这也是秋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的原因。
其次,要健运脾胃,培土生金,以助阳气潜藏。中医理论认为“两阳合明谓之阳明”“两阳合明降于土”,意思是说阳气的潜藏需要依靠脾胃的正常运转。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轴,就好比车轮子的中轴,中轴旋转,方可实现左升右降的气机周流。在霜降节气加强健运脾胃,可以帮助阳气的潜藏。
此外,霜降虽然是秋冬进补的开端,但进补需防温燥太过,注意秋冬养阴。燥是秋季的主气,燥令伤肺,自霜降以后,秋燥渐去,冬寒渐至,此时饮食养生可根据个人体质的寒热不同,适当进食温热之品以防寒,但亦不可过早过多地进补温燥之品,需要温燥与凉润相结合。中医强调“秋冬养阴”,秋冬季节的天地阳气以收敛、潜藏为主,养生要顺应敛藏之性。如果过于温燥,温燥升散则会影响人体阳气的潜藏,甚者会导致“冬不藏精,春必温病”。
▲堰工大道
01:47更多新闻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丨都江堰市与阿坝师范学院签署市校合作框架协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fb/2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