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山药
拼音:ShānYào
别名: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
来源: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薯蓣除去外皮的干燥块根。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断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干燥。
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黏。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cm,直径1.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化学成分:含皂甙、粘液质、精氨酸、尿囊素、淀粉酶、胆硷等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肺、肾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禁忌:不可与甘遂同用,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者禁服
山药的作用与功效
山药的功效与作用也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补脾养胃,对于胃炎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第二种是生津益肺,对于经常咳嗽和肺热的人能够缓解症状;第三种是补肾涩精,对经常身体虚弱的人,吃山药具有补充作用;第四种是清热解毒,山药富含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还能起到抗癌的作用。
山药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也是一种中药,山药有很多别称,像是土薯,淮山等等,山药对人体非常有益,可以有效地调理脾胃,治疗腹泻,脾虚之类的疾病,还可以治疗消化不良,慢性肠炎,而且还有很好的防治糖尿病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山药的功效与作用。
1、补脾养胃 山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调理脾胃,比如一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都有很好的治疗缓解作用,经常吃一些山药,还可以治疗脾虚,腹泻之类的疾病,也可以有助于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2、生津益肺 山药对肺部也有很好的保养作用,对于经常咳嗽,肺热的患者来说,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山药,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而且还可以预防一些肺部疾病,有助于预防癌症。
3、补肾涩精 中药对于肾脏同样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对于一些经常腰膝酸软,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吃一些山药,能够有助于身体强壮,而且有很好的补肾作用,所以身体虚弱的人,可以经常吃一些山药。
4、清热解毒 山药能够清热排毒,对于久治不愈的顽固性腹泻,也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因为有些腹泻是功能性的,与细菌、病毒感染无关,不必使用抗生素之类,这时山药就能发挥作用。每天煮食山药克,分二三次吃即可,山药富含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特别是富含有机锗,有机锗Ge-可抑制癌。虽然山药对身体非常有益,但是同样也有副作用,有一些人对山药会有一些过敏的反应,这一类人最好不要吃山药,以免造成严重危害出现。而且一次性吃太多的山药,会有胀闷的问题,所以要适可而止。
山药的禁忌注意
该品养阴能助湿,所以湿盛中满、或有积滞、有实邪者不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食用山药一般无明显禁忌症,但因其有收敛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结者及肠胃积滞者忌用。
山药的选方
1、山药红枣粥:山药60克,切成颗粒,大枣30克,粳米适量,加水煮成稀粥。用糖调味服食。
本方以山药、大枣补益脾胃,大枣又可滋养营血。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营血虚亏。
2、山药粉:干山药一半炒熟,一半生用,研为细末。每次30克,加白糖适量,米饮调下。
山药半炒半生,既补脾气又益脾阴。《百一选方》用于噤口痢脾阳(气)脾阴皆受损,呕吐恶心,不能食;《普济方》治脾胃虚弱,呕吐不思食,脘腹胀满。
3、山药蔗汁糊:鲜山药60克,切碎,捣烂,加甘蔗汁半碗和匀,火上炖熟服用。
源于《简便单方》。本方能润肺而化痰。用于久病咳喘,痰少或无痰,咽干口燥等。
4、山药粥:
原料:山药、大米。
制法:将山药末和入半熟的粥内,再煮成粥,其比例为1:4。适宜于经常服用。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