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刘纳祛湿,比红小豆强补肾,比山药强它

发布时间:2020/8/22 12:56:06   点击数:

▲刘纳卫生部高级营养师

导读

中医养生学认为,芡实抗衰延年,最益脾胃,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老年仍然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原来据他在书中自述,主要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天天食用煮熟的芡实,所以才腰腿壮健,行走有力。

来源:JSBC万家灯火(ID:wjdh)

论补肾,它比山药强!

论去湿,它比红小豆强!

论收敛镇静,它比莲子强!

它就是——芡实!

芡实,这几年一直较为低调,主要是薏米、山药等被炒作得太狠。

▲芡实(又称“鸡头米”),老天爷给女人不可多得的礼物

1芡实:女人的不老米

那日,在母亲节的活动上,我品尝了主办方热情慷慨的冰糖燕窝羹,燕窝倒没什么称奇,口感如绞碎的塑料网兜儿。

惊艳的是那碗中的配角儿:几粒饱满鲜活的、如珍珠般圆润的鸡头米,嚼起来哏究究的,又Q又弹,还带着一股夏日池塘的清甜,好诱人喔!

活动后,悄悄问过燕窝羹的制作者,才知,这鸡头米是她做燕窝的一绝:普通的鸡头米都是秋天采收的干品。

她的不一样,是夏末七八月采的鲜鸡头米,趁新鲜真空速冻入冰柜,一直吃到来年新鸡头米上市。为此,她还设了专门的冰柜储存鸡头米,免费赠送给来买燕窝的老顾客。

燕窝与鸡头米相搭,是绝配!尤其对女人。鸡头米,是南方人对芡实的一种爱称。此物如荷叶,五六月开紫花,苞上有青刺。花在苞顶,也如鸡喙。

古人曾用鸡头米的果实苞形容少女乳房的软、小、嫩,是典型的东方审美,称其乳头如“新剥鸡头米”,可爱非常。唐明皇就用“软温新剥鸡头肉、滑腻初凝塞上酥”来形容杨贵妃的美乳。

女人,最惧脾虚,尤其是生育之后肾气消耗过多,容易导致其它脏器,尤其是脾气虚弱,引起衰老速度加快。所谓黄脸婆,就是脾虚造成的。

脾虚的女人,月经往往不畅,下身也会烦恼多多。而芡实最宜妇女脾虚白带频多,肾亏腰酸者食用。

一般南方人,最会用芡实煲汤,用来在秋冬补肾,其实,和栗子一样,鲜栗子生嚼才会补肾效果好,鲜的芡实补肾要比干品好得多,因为里面含有更多的酵素。倘若南方的池塘边有你的朋友,快快请她给你快递些鲜的鸡头米吧!

虽然价格平民,但和海参一样,芡实也被誉为“水中人参”,有健脾养胃,益肾固精的作用。

中医养生学认为,芡实抗衰延年,最益脾胃,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老年仍然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原来据他在书中自述,主要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天天食用煮熟的芡实,所以才腰腿壮健,行走有力。

芡实,又并不是老天爷给女人的专享。因其上乘的补肾功能:

适合老年人尿频者食用;

也适宜体虚遗尿之儿童食用;

更适宜竖虚梦遗滑精、早泄、脾虚便澹、慢性腹泻者食用。

2你该怎么吃芡实?

明白了芡实的珍贵,还要懂得芡实的运用。

芡实,有南芡、北芡之分:

南芡主要产于湖南、广东、皖南以及苏南一带地区。

北芡又称池芡,主产于山东、皖北及苏北一带,质地略次于南芡。

芡实,又分生用和炒用两种:

生芡实,以补肾为主。

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

炒芡实一般药店有售,因炒制时,要加麦麸,并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制作不方便。另外,亦有将芡实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补脾、止泻为主。

芡实宜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值得注意的是,芡实无论是生食还是熟食,一次切忌食之过多,否则难以消化。平时有腹胀症状的人更应忌食。一般来说,一次吃个七八粒,就够了!

倘使得不到鲜芡实,索性就简单些,到买“粉儿”的柜台去直接买炒好的芡实直接给你磨成粉,然后配上山药粉、茯苓粉、莲子粉,自己制成“八珍糊”。

3芡实的最佳搭档

芡实最佳搭配:燕窝、银耳、莲子肉、山药、白扁豆之类白色食物,一同食用,可以强强联手,又可弥补润肺功能之不足。

其实,这些搭档,也都是女人常用的美肤、健脾之物,尤其是白扁豆,不仅健脾,更可祛湿,还有抗癌的辅助疗效。当然了,一个人,如果体内没有湿气,脾胃又很强健,肾气一定很足,哪还有什么炎呀,癌呀惹上身来呢!

养生,不在吃得有多补,而在吃得正点、吃对时机。在夏季祛湿排毒,就是以一当百、事半功倍的正确做法,如做得好,等到冬季,不仅身体好过,且也为自己养颜延寿加了分,助了力。

能让女人不老的食物,其实世上很多,当然,芡实并不是唯一。不过,要说灵丹不老药,还是自己心头的“鸡头米”——心中那盏闪亮着善与包容光芒的莲花吧…….■

迷信红豆薏米祛湿的人,至少犯了4个错误!

▲很多人就喜欢“红豆薏米粥”,其实,你真的了解过它们的作用吗?

导读

为什么有些人喝了红豆薏米粥还是有湿气,很大的原因在于本身湿气已经很重,伤及到脾了,或者说本身是脾虚湿盛。

来源:72物候元气生活(ID:life72)

祛湿的方法很多,比较常见的有食疗,很多人就喜欢“红豆薏米粥”,其实,你真的了解过它们的作用吗?红豆薏米粥的常见做法就是将红豆薏米加水熬煮,然后喝汤吃豆。可实际上,有四点错了!

1

红豆错了

中医里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红豆养心,赤小豆祛湿;从形状上看,红豆比较圆,赤小豆是细长的。

2

薏米错了

生薏米祛湿虽好,但生薏米性凉,长期单独煮来吃,会伤脾,脾是负责运化湿气的,脾伤了,湿气更加挥发不出,越想祛湿反而越湿,而炒薏米是用小火把薏米炒至金黄色,带有微微焦香味道。所谓“焦香入脾”,经过炒制的薏米与生薏米相比,少了一分寒利,多了一分温涩,温脾、健脾的功效变得明显。

3

煮法错了

很多人往往都是直接把食材扔锅里煮,但赤小豆、薏米仁较难难煮烂,最好用清水浸泡一小时后再煮,否则营养很难出来,但很多人往往都是直接煮。

4

“光祛湿不健脾”错了

上面刚讲过脾与湿气是对“好基友”,脾虚了,湿气会加重,湿气重又会导致脾虚,所以要祛湿,需要同时健脾。

“四宗罪”里,第四点尤其重要,为什么有些人喝了红豆薏米粥还是有湿气,很大的原因在于本身湿气已经很重,伤及到脾了,或者说本身是脾虚湿盛。■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多一次分享,多一人受益,多一次转发,多一次布施,感恩一切!

版权说明: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在后台联系处理。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jg/1990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