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药 >> 山药加工 >> 中医药膳夏季调体,试试几款汤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单讲体质就有九种。其中,平和体质是最理想、健康的。这类体质的人往往体形匀称,面唇红润,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性格随和开朗,适应能力较强。其他体质则有各自的问题和调养重点。只有正确辨识自身体质,针对性调养,才能更好地保持健康。
阳虚体质需温补
这种体质的人口唇色淡、手脚凉、易感冒,胃、背、腰膝怕冷畏风,常感到精神不振、疲乏,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平时不妨多吃些核桃等坚果,桃子、葡萄等水果,茴香、韭菜等蔬菜;最好不要吃生冷食物,以及梨、黄瓜等;晚上可用生姜、花椒水泡脚20分钟;艾灸足三里、关元穴。
推荐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羹。
阴虚体质忌燥烈
阴虚体质多为肾、胃、肺阴不足,甚至阴虚燥热。他们常手足心热、口鼻咽干、少津、体瘦,面色潮红,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唇红略干,小便短、大便干燥。
饮食上推荐百合、银耳、鸭肉、冬瓜、荸荠等,可滋阴润肺,最好不要吃羊肉、韭菜、辣椒、葱蒜等性温食物。
推荐药膳:银耳莲子百合煲瘦肉、蜂蜜蒸百合。
气虚体质多补气
他们说话往往有气无力,易疲劳、心慌气短、头晕,喜安静、懒得说话、动则汗出。平时可多吃淮山药、大枣,艾灸足三里。
推荐药膳:补中益气汤,用生黄芪15克、陈皮6克、党参15克、炙甘草15克、炒白术10克、升麻6克、柴胡15克、当归10克,水煎热服,一天一剂。
痰湿体质需化湿
痰湿体质的人常腹部肥满、额头出油,血糖、血脂高。闲暇时间可将掌心搓热,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
推荐药膳:健脾利湿汤,生黄芪30克、茯苓10克、苍术10克、荷叶10克、冬瓜皮15克、橘红6克,水煎服,一天一剂。
湿热体质要清热
这种体质的人常鼻部油腻,易生痤疮或疥疮,口苦有异味、身重困倦、皮肤瘙痒,大便粘滞、有解不尽的感觉,小便时,尿道有发热感、尿色浓。
湿热体质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因为喜吃辛辣油腻食物、久居湿地、烟酒过量、活动量少,需清热利湿。
推荐药膳:薏米粥;苦丁茶,口有异味的人还可添加藿香、佩兰,效果更好,但胃寒的人注意少吃。
萱草
气郁体质调情志
这种体质的人往往形体偏瘦,常情绪低沉,易紧张焦虑、多愁善感;常有肋部、乳房胀痛和痛经,咽部常有异物感。
推荐药膳:黄花菜茶(金针,中药名“萱草”);玫瑰花茶,由玫瑰花、青皮泡制而成。
血瘀体质需活血
如果是血瘀体质,脸上易长斑、面色晦暗、唇色紫暗,皮肤常出现淤青,不易消失,还常有黑眼圈,记忆力下降。可用山楂、红糖、红花、三七粉、丹参等活血化瘀。
推荐药膳: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15克,水煎煮,早晚空腹饮用。
过敏体质少油腻
过敏体质的人常发现自己明明没感冒,但老打喷嚏,还会鼻塞、流鼻涕;季节变化、异味等还会导致咳嗽、气喘。饮食宜清淡、粗细搭配、荤素配伍合理,少食生冷、辛辣、肥甘油腻的食物,如羊肉、海鲜等。
推荐药膳:荆芥薄荷茶,荆芥6克、薄荷3克,泡制即可。(文/中国医院预防保健科主治医师彭艳文)
转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