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脾胃差,脾胃弱,疾病生难长寿教您一妙

发布时间:2018/6/5 5:14:25   点击数:

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其实这口“气”是来自于——脾胃!

气就是精神,它是生命的源泉,同时也是力量的源泉。生命微弱,必然气衰力竭;生命旺盛,必然朝气蓬勃。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然而生活中的饮食不节、过食肥腻、忧思过度、偏食偏嗜、饥饱不均等都可能伤及脾胃。

脾胃弱,疾病生!

脾胃虚弱包含了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胃阳虚、胃气虚、胃阴虚及脾胃虚寒等中医证候。其中脾气虚是脾胃虚弱的基本类型,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耗伤脾气所致。

“脾气虚”一词出于《内经》,如《灵枢·天年》篇中有“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的论述。其后历代医家对脾气虚证进行深入研究及发挥,指出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若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或后天失于调养,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损伤脾胃;或年老体衰,或大病,久病之后,元气未复,失于调养,均可使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化乏源,形成脾气虚证。

身体几个部位透露你脾胃差

眼睛

红肿、眼袋大是脾虚

脾胃不好容易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另外,脾和人体液的吸收关系很大,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的问题。

鼻子

鼻尖红、白是脾虚

如果鼻头发红,代表脾胃有热证。鼻头的部位主脾,鼻头的两侧鼻翼主胃,所以如果整个鼻头包括鼻翼都发红,说明有脾胃热证,而且是实热,这样的病人往往特别能吃。胃的功能是消化饮食,如果胃有火,往往表现为“消谷善饥”,就是特别能吃,吃完一会儿就饿。对这类病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若是实热就清胃泻火,虚热则养阴清热。

鼻头出现了淡白色预示血虚;而如果出现晄白色,也就是白色里面透着一种不自然的青光,就提示气虚。

如果鼻头出现了青紫色,说明脾胃有气滞血淤,是病情严重的标志。汉代医家张仲景所写的《金匮要略》里曾经说到“鼻头色青腹中痛”,就是鼻头颜色发青发紫,人就肚子疼,还说“苦冷者死”,就是病人还有怕冷的症状,那这个病情是非常危重的了。

鼻头最忌讳出现黑灰色,说明脾胃或身体某些器官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医院检查。

牙龈肿,口气臭是胃差

脾开窍于口,口腔是消化道的最上端。开窍于口,系指饮食口味等与脾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口味的正常与否,全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也即是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是否正常。脾胃健运,则口味正常,而增进食欲。所以《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口谈无味、口甜、口腻、口苦等口味异常的感觉,从而影响食欲。

脸黄、唇无血色脾气不足

脸色不好,是脾胃湿热的前兆。脾胃湿热的人总是觉得口渴,尿少而黄,最主要的就是面目会发黄。而脾胃不好的人嘴唇会发白、没有血色,容易爆皮、裂口子。睡觉时会流口水,也是脾气不足的一种表现。

肚子胀、腹泻是脾胃不和

不少人在饭后经常会出现腹胀的情况,通常还会伴有食欲减退、不想吃饭、打嗝等症状。饭后肚子胀并且会常常腹泻,多半是胃肠虚弱。为了缓解饭后肚子胀,可以多按摩肚脐周围,加强胃肠道的蠕动。

四肢

软弱无力,脾胃运化功能障碍

四肢与躯干相对而言,是人体之末,故又称“四末”。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等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四肢的营养输送,全赖于清阳的升腾宣发,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实四肢。”脾主运化和升清,因此,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而活动也轻劲有力;若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布散无力,则四肢的营养不足,可见倦怠无力,甚或萎弱不用。所以《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即是说明四肢的功能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和升清功能是否健旺密切相关。

8个方法养好脾胃

1、温脾胃吃点花椒叶

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吃点花椒叶。据《本草纲目》记载,花椒可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应对脾胃虚寒。花椒叶可凉拌、煮汤、炒菜、油炸、包饺子等,最简单的吃法当然还要数凉拌了,在吃之前先焯一下水,去味,然后再加入精盐、酱油、陈醋、蒜泥、姜末、小葱、辣椒等各种调料简单调味,拌匀后装盘即成。

▲花椒叶

2、按公孙穴调理脾胃

公孙穴属足脾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足内侧缘,在脚中拇趾后大约2寸左右的地方(见下图),沿着脚拇指后的脚掌骨按压,什么时候有酸胀或是酸痛的感觉就证明找对地方了。与脾胃有关的问题,都有很好的调治效果。

▲公孙穴

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出现吐酸水,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公孙穴可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吃完东西不消化也要赶紧揉揉它,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公孙穴是我们身上自带的“健脾胃良药”,是调理脾胃的保健师。

3、吃山药能平补脾胃

山药可是个好东西,既保养健康又有美容作用。但山药最好心买铁棍山药,刺儿比较多比较硬的,蒸着吃炒着吃,或者熬粥喝都可以,平补脾胃的效果最好。

▲山药

山药与其他滋补食物所不同之处在于,它滋而不腻,其他食物滋阴多了就湿,湿多了就能化成热。但山药不会,它不热不燥,为平补脾胃的良药,尤其是对五脏气血的虚损补益效果绝佳。山药常被用来治疗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4、脾胃不好喝点醪糟

脾胃虚弱者,建议喝点醪糟鸡蛋汤,最好再加几颗红枣一起煮,放置温热喝一碗,对胃部不适有缓解作用,酸甜的口感也有开胃作用。天气渐冷,醪糟可以自己做。将糯米蒸熟,适量酒曲放入温水中,搅匀,在糯米饭中间挖个小坑倒进去,两天后甜甜的醪糟就可以食用了。

▲醪糟

5、松仁玉米健脾开胃

秋季这段时间的最佳的食材就是玉米,玉米能健脾渗湿、调中开胃,这段时间吃还能祛秋燥。另外,玉米中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除了直接煮着吃,我还喜欢吃松仁玉米,先将松仁用小火焙干,然后将玉米粒和红菜椒片炒一下,加入适量盐和白糖,焖3分钟后加入松仁,大火翻炒一下即可,颜色好看,营养也丰富。

▲松仁玉米

6、花生芡实汤健脾益肾

秋天气温多变,要多吃养阴润燥的食物。给大家推荐一款花生芡实汤,准备30克芡实,10克花生米,10颗大枣,一起用水煎,加入适量红糖。芡实具有很好的健脾益肾的功效,也可以用来熬粥喝。

▲芡实

7、脾胃虚寒常吃点陈皮

陈皮可用来调理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陈皮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朮、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此外,陈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胃寒呕吐,可与生姜同用;胃热呕吐,又可配伍竹茹、黄连等药同用。

▲陈皮

因此,在烹调荤腥膳食时适量加入陈皮,既可以借助陈皮的芳香之气除去肉食的腥膻气味,增加菜肴的香味以增进食欲,又可充分发挥陈皮理气和胃、芳香醒脾、祛湿化痰的药效,减少痰湿和肥甘厚腻对脾胃的伤害。

8、养脾胃喝好一杯茶

调养脾胃秘诀之一是饮茶,最好是保脾胃的本草配方茶。因为茶里面保留了较多的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属于茶中之阳,上午喝茶在于使阳气上升,心神俱旺,并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使脾胃得以滋养。

养生是个长期的过程,拥有好身体,才能拥有好生活。作为生命健康的基础,脾胃一直都在辛苦地为我们工作,因此,一年四季我们都需要呵护它们,尤其是夏季。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上那个医院
杭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zf/1564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