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药 >> 山药加工 >> 孩子光吃不长,都是家长在这一件事上重复犯
胃强脾弱,顾名思义就是胃比较强势,压了脾的头。
胃强脾弱的孩子很能吃,但吃进去以后脾却没能力完全运化。对天生脾常不足的孩子来说,这是非常大的负担。
便秘
很多宝妈难以理解,自家宝宝小小年纪就便秘了,问题可能出在”胃强脾弱“上。
胃强,就跟发动机一样不停运转,时间久了就会起火。
胃火旺便会蒸干肠道的津液,让便便变得干硬,孩子排便就费力,要么几天不拉,要么拉羊屎蛋蛋。
另一种就是便便前干后稀,因为脾虚,运化食物常常中途罢工,匆匆忙忙输送给大肠排出来,导致大便不成形。
积食
积食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虚,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积食也分急性积食,和慢性积食2种。
比如宝宝吃多了肉,第2天就感冒发烧,便是急性积食。
比如有的宝宝每顿饭都喝粥、吃青菜,可还是积食了,便是慢性积食。是宝宝的脾胃日积月累的被拖垮,没有恢复过来的原因。
其他症状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而人体如果气血不足,那就容易受到邪气侵犯,出现以下症状:面色发黄,毛发稀疏
食欲强,刚吃没多久就喊饿,尤其爱吃油腻寒凉食物
脾气暴躁,或是精神不好,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吃再多也不长肉,还可以越吃越瘦,尤其是孩子的四肢
抵抗力差,容易反复生病,尤其是呼吸系统和各类慢性症状
孩子天生脾常不足,所以一般情况下的不对等都是因为脾虚而造成的;而绝大多数的孩子脾虚,都由过度喂养造成。
慢慢地孩子会不爱吃饭、挑食,变成"胃弱脾弱",这个时候调理起来会更加困难。
所以,当发现你家宝宝吃得多但不长,就要引起重视,及时给他调理好脾胃,那要怎么做呢?
01
反馈式喂养
在孩子的喂养过程中,我们需要观察孩子的消化情况,来判断是否处于“胃强脾弱”。
而舌苔和便便就是很好地反馈对象。
比如:孩子的舌头有红点、舌苔白厚,大便前面干,还带有不消化的食物,最重要的是老喜欢吃东西。
就说明孩子正处于积食有内热,并且是胃强脾弱的状态。这时,我们便要对孩子的饮食做出调整。
02
饮食调理
要给孩子脾胃减负,最好就是给他吃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吃饭7分饱,当孩子不想吃时,也不要再强迫他吃啦。这里给大家推荐2道的食疗方,给孩子健脾养胃。红枣小米粥
原料:红枣5克,小米30克,枸杞若干
做法:将小米淘洗干净,红枣切开去枣核;锅中加入清水后烧开,倒入小米和红枣煮开,再转小火煮30分钟;倒入枸杞和红糖,续煮10分钟左右即可。
适合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1岁以上孩子)
山药莲子粥
原料:山药50克,莲子30克,粳米50克
做法:粳米洗净,莲子去芯,山药切块;加入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后调成小火再煮60分钟;粥稠米烂即可食用。
适合健脾益气、消积止泻(1岁以上孩子)
03
小儿推拿
少吃的同时,还要给孩子消积导滞,这样能减少脾胃的“新伤”,消掉陈年的积食来清除“旧伤”。
所以我们可以每天花几分钟给孩子推拿,消积健脾。
清补板门
位于手掌大鱼际中央;清补法;次
补肾经
位于小指末节腹面;次
孩子吃得多≠吃得好≠吃得够营养。
一旦陷入喂养误区,只会伤害脾胃,影响宝宝对营养的吸收,反而不长个、不长肉。
所以对于脾虚的孩子,能吃不如吃对,健脾才是王道。转发给身边的宝妈,别让宝宝做个“光吃不长”的孩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