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小儿脾阴虚病因证治浅谈

发布时间:2021/1/20 4:04:25   点击数:
找工作就来新媒体社群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a-cd.net/fengshang/xinchao/1538.html

诊治小儿疾病,应着重调理脾胃阴阳,我以父亲午雪峤滋养脾阴法调治小儿脾阴不足诸多病症,取得较好的疗效。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小儿脾阴虚病因的证治。

一对小儿脾阴虚的认识

脾胃属土,共主运化和受纳,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调治脾胃,后世多遵李东垣《脾胃论》,脾为阴土,喜燥恶湿,采用温燥升补之法。至清代叶天士,鉴于热病多伤胃津的理论,创立了胃阴学说,弥补了李东垣的不足。但后世又有所谓脾阳统脾阴,脾阴即胃阴,把脾胃阴阳混为一谈,均未能重视脾阴虚的治疗。中医最早的著作《内经》中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五脏各具阴阳,脾为五脏之一,亦有阴阳之分。《内经·素问》说:“四肢懒坠,此脾之精不行也。”《医学大字典》说:脾精即“脾土之精所也。”也就是脾阴。《伤寒论》太阴病篇概括地提出了脾阴不足之脾约证和调治脾阴不足的麻子仁丸。清朝的程郊清注释说:“脾约者,脾阴外渗,无液以滋,脾家先自干槁,何能以余荫荫及肠胃,所以胃火盛而肠枯,大便坚而粪小也。”脾自己先缺少津液了,又怎么能顾及肠胃呢?张仲景隐约提出脾阴虚和调治脾虚的法则,但仍未引起后世医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yy/2112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