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药 >> 山药营养 >> 米粥的药用价值,远超你我的想象
咨询、交流,请加易身堂堂主
今天我们来聊聊浓米粥的药用价值,在中医看来,米粥可不单单只是一碗粥,它也是一碗药,一碗人人都能喝得起的好药。
一
粥,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精粹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祖先就开始以粥充饥,周代记载黄帝始烹谷为粥。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用热稀粥助药力。
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他享年八十有六,他深受米粥补养之益,从中悟出吃粥养生是延年益寿最简便有效的妙法。北宋文人张耒,对米粥养人的体会很深,认为每日清晨吃米粥是进食补养的第一妙诀。
甲、养胃健脾、扶正防病
粥,两个“弓”夹着一个“米”,意指粥应以五谷为基础。
大米粥对五脏的保养作用较为均衡,适合绝大部分人群,糯米作为大米的一种,含有较多黏质,补气作用更好;粳米粥能补脾益气,养胃生津;黄米粥能和中健脾,补气养血;红豆粥可健脾益胃,补血养心;莲子粥可补心宁神,益气固精;小米粥养心、和胃、助眠,更适合老人、病人、产妇;玉米粥有助预防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红薯粥能养胃健脾,预防便秘。
脾胃不好的人,适合加红薯煮粥;燕麦粥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水平,防治高脂血症。在五谷之外还有许多杂粮,如加入红豆、红枣、莲子、桂圆,可增强养心、补血效果;加入黄豆、山药、山楂、白豆,利于健脾胃;绿豆、枸杞则能使养肝、护肝功效增加。肠胃功能较弱或溃疡患者,喝粥有利于调养肠胃。
春夏可选用龙眼枸杞粥(龙眼肉、枸杞、薏苡仁、橘皮、粳米)健脾养肝祛湿,秋冬可选用腊八粥(百合、红小豆、栗子、核桃肉和梗米)补肺养肾。
哈佛大学对10万人进行长达14年的研究发现,每天喝一碗约28克全谷物熬成的杂粮粥,可降低5%的死亡率和9%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乙、粥助药力、延年益寿
药粥调补是以五谷为基础的一种养生长寿的方法。白粥本身就很有营养价值,古人往往制成药粥,既可保健养生,又有治病之功。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粳米就是一味常用“药”,一付药用量在g以上。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的《食治篇》中称,粳米能“养胃气,长肌肉”。
不同体质以及不同生理状态的人,都适宜长期食粥调补,古人把粥看成是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补益妙品。粥不仅富含水分,易于消化吸收,而且品种多样,功效不同。女性的月经期、孕产期都可以服食补血益气粥,女性更年期服食养心安神粥,欲美容者,可选用美颜润肤粥,欲减肥者可选用减肥消脂粥等,对于老年人来讲,就能起到补益抗老,益寿延年的功效。
联合国规定的长寿地区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有百岁老人75位,而在江苏如皋市的万人口中,百岁老人已达位,90岁以上的老人更超过人!专家认为,这与如皋地区“二粥一饭”的独特饮食习惯有关,如皋百岁老人中有74%的人每天早晚吃粥,因为吃粥可以减少热量的摄入,防止肥胖,有效抑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发生。无独有偶,巴马的百岁老人中有74%的人每天早晚都要喝粥。
丙、熬粥不难、好粥不易
煮粥原料以新鲜的香稻为首选,《粥谱》中认为,香稻制粥黏性强,滑嫩起胶,芳香可口,味道纯正。可以同时用多种杂粮混合煮粥,如黄豆、黑豆、红豆、绿豆、赤小豆、芸豆;糙米、黑米、糯米、粳米;大麦、小麦、荞麦、燕麦;高粱、玉米、红薯、薏米、小米。另外,还有大枣、枸杞、百合、莲子、芡实、山药、花生等可以选择。谷类外层营养成分比里层多,豆粒外层含大量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淘洗时不要太用力、长时间浸泡或用热水淘洗。也不要加碱,会破坏维生素。《粥谱》中说:“煮粥以成糜为度,火候未到,气味不足,火候太过,气味遂减。”要注意的是,煮粥应一气煮成,不能中途间断或加冷水,否则粥味不浓不香。
二
过去有一乡下人家收了一个童养媳,他们让童养媳干苦活累活,却不愿让她吃好的,于是每天吃饭时只给她喝粥锅上层的米汤,结果一段时间后童养媳变得更加强壮和结实了,家中其他人却瘦瘦的,他们向医生提出疑问,答复是“你们真傻啊,一锅粥中养分全在米汤中”。
张学良的身体底子并不好,也就是说没有高寿的天赋。据他对本家晚辈张友坤所说的,他刚出生就遭遇天灾人祸,刚出生时便随着异相。张学良说:“我一下生(方言:出生),就有很多怪事。你们看,我的脑盖上有道缝,本来人的脑盖骨有许多缝,不过你们的都长好了,我的没长好。我可以这样说,我的下生啊,是我妈妈在大车上把我下生的。我妈正在逃难哪,她把我生在大马车上了。所以我是在咣当咣当行进中的车上下生的小孩,因此脑盖骨长不好。我母亲在逃难中生完我,就病了,她没有奶水,我就没有奶吃。那我怎么活呢,所以我过去的身体很不好。那么张学良是怎么活下来的呢?据他说,他母亲带着他,靠着舅妈从外公家偷些大米救济他们,他是喝米汤长大的。多亏了东北盛产优质大米,张学良有米汤可以吃,得以保住幼小的性命。张学良成年后身体很好,不用说,就是米汤为他弥补了先天的身体缺陷。在人们的印象中,米汤是穷人家才会吃的食物,没有什么营养。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概念,深深误解了米汤。米汤是养生专家非常看重的一种食品。在张学良的葬礼上,他的亲朋好友敬献给他的花篮,最显眼的是一把东北稻花扎成的花束,据知情人透露,稻花有两层含义:一是表达对生养张少帅的东北大地的感恩之情;二是代表张学良家族对滋补张家两代人的米汤示以彰德和推广之意。
米油是上等大米(小米也可)熬稀饭或做干饭时凝聚在锅面上的一层粥油,必须是大锅敖得最上层稠汁。其性味甘平,可滋阴长力,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清朝名医王士雄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迹。”这就是说,很多买不起人参的百姓,常会用米汤来当作参汤补身强体,而且“每收奇迹”。
粥油中营养丰富,是米汤的精华,滋补力之强,丝毫不亚于人参、熟地等名贵的药材。
清代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熟地,即地黄的再制品,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所以,吃不起人参的老百姓、没奶水吃的婴儿,喝米汤确实能强健身体。
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在他的《随息居饮食谱》中则认为“米油可代参汤”,因为它和人参一样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
有一位女居士,今年快五十岁了,可是,如果她不说,没人猜得出她的年龄,她看起来非常年轻,皮肤细腻白晰,既没斑点也没皱纹,很多人误以为她才三十多岁。
大家都对她的保养方法很感兴趣,尤其是其它女士,都求她将青春永驻的秘方告诉自己。有些人猜她一定是用了什么进口的护肤品牌,争着问她是哪个牌子;有些人猜她一定天天吃补品,争着问她天天吃什么;也有些人猜她一定天天坚持运动;还有人猜她青春永驻跟信佛有关,因为佛,让人清静。
她淡淡一笑,说除了最后两条,信佛和适当运动,她没有任何秘方。她既不用昂贵的护肤品,也不吃补品,一日三餐,都是素食,最简单的食物,并没有刻意吃补品。如果非要说她天天吃补品的话,那就是她几十年如一日,天天早上喝一碗浓米汤。
《红楼梦》中也多次提到“米汤”,可见并非贫穷人吃得,而确是对身体有好处的良方。在《红》第24回,袭人风寒,次日清晨起来,只喝了些米汤静养,宝玉才放心。第25回,宝玉、凤姐奄奄一息,幸得僧道搭救,二人才醒了过来,说腑中饥饿,贾母,王夫人如获珍宝一般,立即熬了米汤叫他二人喝下,精神渐长,全家人喜之不尽。
千金方里也有类似的例子:一个产后血崩的女子,虚不受补,针石无效,但是吃了一百天的米油,不仅恢复健康,还肥白红胖。
廉价的浓米汤有这样大的功效?很多人不以为然。
她笑着解释了自己喝浓米汤的经过,年轻的时候,她就体弱多病,尤其是经常胃痛。母亲给她炖了很多补品,可是虚不受补,一吃补品或者一喝补汤,要么上火,要么拉肚子,结果身体越来越差。后来,她听人说浓米汤很有营养,就让母亲每天早上给她熬一碗浓米汤,喝完再去上班。没想到的是,她的身体竟然慢慢好了起来,胃病也好了。而她之所以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是因为喜欢上了浓米汤的味道,淡淡的,有大米的清香,一天不喝,就不舒服。
想不到,一碗浓米汤,却有这样神奇的作用。
浓米汤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功效?《本草纲目拾遗》中做过解释:“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熟地,即地黄的再制品,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所以,吃不起人参的老百姓、没奶水吃的婴儿,喝米汤确实能强健身体。
从《易经》的理论上说,浓米汤是最符合人的本性的最平和却最有效的补品,只要不是高烧不退并且舌苔厚重白腻的情况,所有人,尤其是体质虚弱的人都可以用它作补品,从实践上说,它确实如此。
可是,浮躁的现代人,却往往因为浓米汤之廉价而对它心生轻视。就如这个追名逐利的社会,大家都追逐金钱,却忽略了生活的本质。
三
看武侠小说免不了要看到“飞花摘叶,运朽为兵”之类的传奇,要真信的话一般都认为你的心智幼稚。但在中医,寻常之物都可入药不是问题。
《本草纲目?人部》共列人药37种(乱发、头垢、耳塞、膝头垢、爪甲等),有人据此非议李时珍口味太重,甚至斥为“糟粕”,其实是对李时珍的误读,因为你没有细看下去,书中是斥其“惨忍邪秽”、“甚哉不仁也”的――这不正是李时珍的态度吗?虽然“不仁”,但他并不否认这些确实是药,仍出于文献的备要而记录。内中的奥秘说不定将来的科学能解开,我们还得感谢他的记录呢。
中药材里最“寻常”的我认为还是五谷,所谓“药食同源”。当年沪上“以米为药”最为精湛的当数张镜人先生。
曾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的张镜人乃全国首届“国医大师”之一(沪上三大国医,另外两位是裘沛然、颜德馨),以擅长治疗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炎、尿毒症、红斑狼疮,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而驰名全国。
张镜人那时六十开外,举止儒雅,肤色白皙,神态雍容。某日一面目姣好的女士求诊,自诉眼干、鼻干、口干、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而且口气腥膻,安静时,自己都能闻到,用桑叶贴大陵穴,又含服白豆蔻、丁香都无效。自己是搞文艺工作的,简直没法出门。张镜人听了默然,为之把脉,又看了舌苔,良久,为处一方:新大米克熬粥,日食2次,续方15天。忌食一切荤腥。
患者大奇。我亦大奇,病人走后我便问,口臭乃顽症,丁香、豆蔻都投之罔效,这区区大米能治顽症,药房岂不要开到米店里去?
张老先生抬抬眼皮,慢悠悠地说,没错,你可知妙药就在你的米甏(bèng,瓮一类的器皿)里。大米,古人奉为“五谷之长”,性平,无毒,《黄帝内经》认为能为人体补充强大的能量(谷气),与父母赋予的先天之气同样重要。《本草纲目》《普济方》《肘后方》等中医典籍都十分推崇大米的滋阴功能,清代学者赵学敏所撰的《本草纲目拾遗》说,“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越医,全丹若云,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熟地,乃补血滋阴名药,大米的滋阴功能竟然超过熟地,你还小看它吗?世人懵懂,大都以其不过为一种粮食而已,岂知用之得当,实乃一味良药啊。
我听了将信将疑,和张老先生约好半个月后再来。届时,我又见到了那女子,奇了,仅仅相隔旬余,不啻换了一人,面色白亮,精神焕发,一见面就诉苦,半个月不吃肉,日子非常难过,所幸心烦失眠的症状明显改善,口臭也没了,唯小便味道很难闻。张老先生听了莞尔,说,身体里的龌龊总要寻地方跑啊,从口腔释放,肯定不是正常渠道,现在小便难闻,恰恰是废物改道了,下泄是正道。再吃三天粥就全好了,你就开荤吧,不用来了。
见我舌挢不下,张老先生俟患者一走便说,这位女同志,阴虚血亏很典型,“虚则实之”,阴虚解决了,血亏也就扭转了,新大米的滋阴补血功能你见识了吧!体虚之人进补,米汤的补益功效并不输给昂贵的人参,故有“穷人的人参”之称。当然,若等量视之,米汤之功要比人参弱很多,然它可大量服用,而且不像人参,多服上火,我要她日服2两大米所熬的粥,对一位女同志而言是很大的量了,但贵在坚持,她成功了。
我对那“贱如泥”的大米不由得刮目相看。
我问大米还有什么功效。張老先生还是抬抬眼皮,轻轻地说,那太多了。我平时收治的病人,以各种胃病居多,如果是比较严重的胃溃疡,我往往建议病人每天三餐都喝浓稠的米汤,不吃一粒米,连续一个月一般就明显好转,更多的甚至痊愈了。为什么呢,因为胃溃疡有创面,如果天天有不易消化的食物从创面通过,好比一条修好的马路总是频频被打开,愈合的难度可想而知。大米通经络,经络一通,凡事好说。
催奶,浓米汤是最好的,胜过鲫鱼汤;退小儿高烧,浓米汤的效果是挂盐水的两倍(但是忌螃蟹、烧烤和糯米食品);浓米汤调月经,如果女同志肯配合,不吃冷饮和海鲜,往往也效如桴鼓;更奇的是,很多不肯吃米饭的育龄妇女总是不孕,一旦“多吃米饭少吃菜”,马上就怀上了。虽然不孕的原因很多,但是赶时髦、不吃饭无疑是不孕的重要原因。
这甏里的,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大米,我们常常一不高兴就倾入泔水桶,怎么一到名医手里就能治病救人了呢?世间还有多少被遗弃被糟蹋的异质良才?
张镜人老先生说,大米还能排毒、去湿、清火、止咳、治过敏呢。古时军中,士卒患疽痈毒疮,或者刀枪箭伤,用“新炊饭”(刚煮熟的大米饭)立刻敷上,不知救活了多少军人!可惜现世之人总是因为太容易得到而不把它当一回事。仔细想想,它是种子,能够长成茁壮的作物,该有多全面的营养和旺盛的生命力。新鲜的大米,刚熬成粥时,往往是浅浅的碧绿色,《易经》里叫“震色碧”。什么意思呢,震为雷,震卦代表的一类事物特征就是跳动不息。大米先天便具震卦之气,是不是提示着我们,碧色的东西无不意味着新生和活力呢?
张镜人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犹记得当年他送我出门,信口谈到苏东坡对大米的热爱:“夜甚饥,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我至今仍为当初对大米的无知而汗颜。
若有问题
可咨询堂主制定私人方案!
咨询一万次!!!
不如亲身体验一次!!!!
联系堂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yy/2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