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药 >> 山药营养 >> 爱生病,爱积食的宝宝怎么调理
经常听一些妈妈说,我家孩子爱生病,医院,医院就是几千几千的,受罪哦~~
是啊,大人小孩子都受罪。怎么有的宝宝就爱生病,有的宝宝就身体棒棒呢?这里给大家说几个调理孩子脾胃的小方法。
爱积食的宝宝,多是脾胃不好导致的。身体里的脾胃不运行,自然就容易积食。怎么调理呢?主要有四点:
第一点戒“凉”夏季阳气生发,此时应该顺应阳气生发之势,戒“凉”以免伤及脾胃。如冷饮、雪糕,还有冰箱拿出的东西直接给孩子吃。
有的人觉得夏天冷饮、雪糕都可以让人凉快,自己的孩子初来乍到,应该尝尝”人间美味“,所以就让孩子一点一点的品尝。事实上,冷冻和低温度,可以使物体的速度变得缓慢,人体进食后,肠胃需要快速消化后,吸收营养,排出食物残渣。在吃了凉性物质后,肠胃变得缓慢,不能及时地吸收营养,以致于食物在身体内停留时间过长,慢慢积攒下来。这就形成了“积食”。食物在肚子里发酵,形成的温度超过了身体表面的温度,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发烧”。
第二点食“甘”食物有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相合于五脏(肝、心、脾、肺、肾),甘味入脾可以补脾,而且味道偏甜,孩子会比较喜欢。在夏季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食用甘味的食物,如苹果、丝瓜、红枣、小米、薏苡仁、芋头、山药、土豆、胡萝卜、红薯等,可以做成粥、汤、菜肴、果汁。但也要注意,甘味食物多食容易阻碍脾胃的运化,气机不畅,出现腹胀、便秘的情况,所以不要一味只吃甘味食物,还应该搭配其他食物,营养均衡。
另外夏季不要过多食用酸性食物,如山楂、酸奶、西红柿、乌梅、橘子等,酸性食物容易阻碍钙的吸收。
第三点多“动”近期由于疫情的影响,好多孩子在户外运动得比较少,加之吃得太多,容易使孩子出现厌食、腹胀、口臭及便秘的症状。在夏季,也可以多增加户外运动,如上午9~10点,下午4~5点左右,太阳不是很强烈的时候,可以去公园多运动,散步、跑步、玩游戏、打羽毛球、篮球等。运动可以增强脾胃吸收功能,促进消化,使孩子更容易饿,更爱吃饭,也不用家长追着孩子跑着喂,一举多得。
第四点动“手”夏季衣着单薄,便于给孩子进行推拿按摩。家长可以用双手搓热后给孩子按摩腹部,顺时针朝一个方向揉肚子,帮助孩子肠胃运动,促进孩子消化。另外可以给孩子拔拔皮(也就是捏脊),背上的神经比较多,不仅可以调理脾胃,还可以刺激背部神经,有助于长高。孩子的肠胃负担小,身体更舒服。
以上是平时调理脾胃的几个小建议,那我们平时要怎么预防宝宝脾胃虚弱呢?
一、忌吃太多零食
零食酸酸甜甜,样式繁多。很多孩子走到零食跟前就走不动路了。家长们要替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全面地利用零食来补充孩子的营养。另外零食中含有过多的添加剂,宝宝吃多了最伤脾胃,可以适当地吃一些。
二、忌寒凉食物
冷饮、冰淇淋及冰镇的食物最伤脾胃,平时尽量不吃或少吃。寒性水果也要选择少吃。通常所见到的寒性水果有:番茄(微寒)、香瓜、奇异果、香蕉、甜瓜、柚子、柿子、椰子、桑葚等都属于寒性水果。
三、忌油炸甜腻辛辣食物
油炸食品经过高温处理后,会很难消化;甜腻的食物如巧克力、奶油蛋糕,泡芙等,甜食会使食道括约肌放松,容易产生反流,刺激胃肠道;辛辣刺激的食物:辣椒中含有辣椒素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肠的消化负担,生葱、生蒜、洋葱等也会刺激胃肠粘膜,产生腹痛症状。这些食物容易加重肠胃负担,长此以往将会到致脾胃虚弱。
四、忌硬塞食物给宝宝吃
古话说:若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寻找食物和温暖是人的本性。宝宝不想吃饭时,家长不要强迫宝宝吃,饿一顿没事。饿了孩子就会找吃的,反而是撑到了,孩子表达不出来,容易积食,更容易发烧。
五、忌乱用药
因为自身免疫力不够好,有很多家长在孩子生病后,医院,打针,输液,让孩子赶快好起来。古人有名话:是药三分毒。简单地说,生病就是自身免疫力和病菌战斗的过程。医院打针,输液,反而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药物中的抗生素会破坏先天免疫力,导致胃肠道内菌群失调,造成消化能力减弱,伤及脾胃。所以在孩子生病后,能用物理治疗的方式让孩子好起来,就不要吃药;能用吃药的方式好起来,就不要打针输液。(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
痛苦的喂药过程宝宝还小,脾胃好不好是由我们大人来做主的,如果家长在平时饮食上注意一些,比如从添加辅食开始就科学喂养,遵循添加规律,不要母爱泛滥,让宝宝吃的太多太杂,控制零食摄入量等等,平时给孩子揉揉小肚子,摸摸小手小脚,多多运动,就会更多的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力,祝愿每个孩子都健健康康的长大。
身体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