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城东即事》
(唐)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清明简介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华: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
二候田鼠化为鹌: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
三候虹始见: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
清明习俗
扫墓
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再折几根嫩绿的柳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或者收拾供品打道回府。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吃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清明养生
清明要注意排除毒素
清明期间,随着阳气的升发,人体排毒功能增强,这时采取有利措施帮助人体排毒,可以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人们可以多吃一些黑木耳、南瓜、山药、土豆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来排毒,还可以喝酸奶、蜂蜜、红豆粥等来促进毒素排泄,有条件的朋友也可以通过按摩穴位,增强血液循环来排除毒素。
保持充足睡眠助养肝
春季是以养肝为主的季节,清明期间,人体阳气大多充斥于体表,内脏的气血相对不足,肝脏很需要养护,而肝脏的保养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保证,所以在清明期间,人们要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加强对肝脏的保护,要养成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的习惯,避免熬夜、劳累等不良习惯,以滋养肝血,促进健康。
记得下雨天带伞??
清明节快乐!
小编丨pyojihoon
责编
浙理理学院社区管理委员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