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中医养生清明好时节,养生防病有讲究

发布时间:2021/5/19 17:06:40   点击数:
治白癜风福州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zjft/180509/6223398.html

清明

节气

清明时节·万物生长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天。清明,也是天清地明的意思,既是节气,又是节日。作为节气,清明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作为节日,清明又是扫墓祭祖的日子,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起居养生

防瘟疫

春瘟是指春季常见的具有传染性的热性疾病,包括流感、猩红热、麻疹、风疹等,特点是发病突然、热像偏盛、容易伤阴、流传极快。清明时气候还不稳定,偶尔会有寒潮,容易影响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

麻疹、水痘等疾病特别容易发生在儿童群体中,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麻疹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水痘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因此要及时接种麻疹、水痘疫苗,少去人流密集的场所。

为了防春瘟,小悬壶建议:注意通风,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多吃水果,多喝水,少吃煎炒油炸食物,少吃辛辣热性食物;注意加减衣物。

防哮喘

清明节前后是哮喘的高发期,这个时候春暖花开,致敏花粉增多,而且风沙大,可吸入颗粒物增多,引发哮喘。过敏性哮喘通常表现为鼻痒、发作性喷嚏、咽痒、鼻塞等,患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为特征,严重的时候可能引起呼吸困难。

少去花粉多的地方,比如公园等地,如果不能避免的时候尽量不要在中午和下午出门,因为中午和下午是空气中花粉飘散浓度最高的时候,去的时候最好戴上口罩。除了预防哮喘,也要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呼吸道感染也是预防哮喘的重要环节,因为呼吸道感染也能诱发哮喘,对于花粉过敏的人要特别注意。

防腹泻

清明时期,人体内肝气最旺盛,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引起腹泻,所以饮食上需要遵循抗病毒原则。踏青和祭祀期间,应多喝水,另外要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比如小白菜、油菜、胡萝卜等。

清明·饮食养生

慎食用发物

发物是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的,特别容易诱发某种疾病或者加重现在已经有的疾病的食物。食用适量发物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不适,只是对特殊体质以及与其相关的某些疾病才会诱发疾病。

这个时节本身支气管哮喘、皮肤病、冠心病会有加重,再加上吃发物,会致使疾病进一步恶化。慎食的发物有带鱼、黄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公鸡肉、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驴肉、牛肉、羊肉、狗肉等肉类。

多食滋补之品

NO.1

可利肝养肺的食物—荠菜。

其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降低血压、健胃消食,还能缓解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病。据《本草纲目》载,“荠菜味甘、性平,入心肺肝经,具利尿、明目、和肝、强筋健骨、降压、消炎之功”;《名医别录》载“主利肝气,和中”;《日用本草》载“凉肝明目”。

NO.2

可利五脏、通血脉的食物—菠菜。

菠菜为春天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春季因肝阴不足所致的高血压、头晕、糖尿病、贫血等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NO.3

可健脾补肺的食物—山药。

其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肥胖。山药中的多巴胺,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另外,山药还能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增强体质。

NO.4

可渗湿和补益的食物—银耳汤。

在汤品调理中,可多用利水渗湿、补益养血舒筋的药材。如银耳、薏仁、黄芪、山药、桑葚、菊花、杏仁等。

NO.5

可益肝除烦的食物—五谷粥。

清明还要多食种子植物如燕麦、荞麦、稻米、扁豆、薏仁、花生、黄豆、咖啡豆、葵花子等。种子植物营养丰富,多食可益肝、除烦、去湿和胃、滑肠、补虚、增强抵抗力、延年益寿。

清明·运动养生

清明时节气温渐趋平稳,白天也越来越长,早睡早起、适当增加体育运动是该节气的起居养生总则。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情,经常出去到森林、河边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春天草木生发,阳光明媚,光合作用提高,空气中负离子的浓度增加,所以踏青是保持春季心境舒畅的最好方式。

尽管户外运动好处多多,但必须注意运动要循序渐进。注意保暖,开始运动时不应立即脱掉外衣,等身体微热后再逐渐减衣,结束时应擦净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着凉。

清明·情志养生

春季,生物代谢进入旺盛期,日照时间增加,气温变化大,人的生理和心理也会受到影响。从中医理论角度来说,立春后肝气逐渐变旺,清明节肝气最盛,由于清明前后天气忽冷忽热、阴晴不定,因此许多人会出现莫名的烦躁、疲乏、焦虑、忧郁、情绪起伏、睡眠不佳和躯体不适等症状。这时要尤其注意调节情绪,使自己心情舒畅,心平气和。

供稿:针灸推拿科

浦沿街道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zf/2255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