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鼎福康分享关于小米,你不知道的那些神

发布时间:2021/8/6 12:44:56   点击数:

小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现主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各地区。

小米最主要是用来熬粥,甜香味十足,在我许多妇女生育之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

小米熬粥不仅好吃,且营养丰富、全面,具有补肾气、益腰膝的功效。含蛋白质比大米高,其它如脂肪、铁、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都不低于稻、麦,有“代参汤”之美称。

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2等,还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能。

小米味甘性平、凉,入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

煮小米粥时,锅要干净无油污,小火慢熬。待到粥熟后稍稍冷却沉淀,可以看到粥的最上层浮有一层细腻的黏稠物,这就是粥油。但是不少人都忽视了小米粥中的米油,其实这些米油滋补力非常好,具有保护胃黏膜、补益脾胃的功效,最适合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食用。

小米的营养价值

养心安神:《本草纲目》记载“可增强小肠功能,有养心安神之效”。可作为镇静安眠的食疗保健品来食用,尤其适用因胃肠不好导致的失眠。

美容养颜:在陕北地区,有句俗语叫“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说法,米脂县就是盛产小米的一个地方的,而这里的姑娘因为常常吃小米,所有长得特别漂亮。小米具有减轻皱纹、色斑、色素沉着的功效。

补脾胃:《本草纲目》记载“治反胃热痢,补虚损,开肠胃”。实际上,无论是反胃、热痢、虚损都与脾胃功能欠佳有关,所以小米最主要的功效,就是补脾胃。

补肾:《本草纲目》说“粟(小米)之味咸淡,气寒下渗,肾之谷也。”小米性质偏凉,五味上是略带点咸味的,咸味入肾,所以小米还具有益肾气、补元气的功效,因此李时珍称它为“肾之谷”

小米食疗粥食谱

1、小米红糖粥

小米克,加水适量煮粥,加适量红糖,米熟后食用。用于体弱者补益或产后气血不足的调补。

2、小米南瓜粥

小米克,南瓜克熬粥服用,帮助排除体内毒素,对胃病患者也有作用,促进胃中胆汁分泌,帮助胃消化,是非常开胃的粥类。

3、小米山药大枣粥

小米克,怀山药30克,大枣5枚,红糖30克,共煮粥食用。可健脾胃、益气血。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之泄泻及气血不足体质的补益。

4、小米山药糊

小米与怀山药等量,炒黄,共研细末,加水煮糊调白糖食用,用于小儿调养或小儿消化不良。

5、小米半夏汤

小米15克,制半夏4~5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胃不和引起失眠。

6、小米黄芪粥

小米50克,大红枣15枚,黄芪15克煮粥,加红糖适量食用。适用产后体虚。

7、小米山萸肉粥

小米克,山萸肉3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肾虚引起失眠。

8、小米鸡内金粥

小米克,鸡内金30克,煮粥服用,可消食解肚胀。

9、小米莲子粥

小米克,莲子10克,煮粥服用。对心火旺、高血压有益。

10、小米生姜粥

小米克,生姜6片,煮粥服用。对脾胃寒凉有益。

11、小米豆浆

小米克、黑芝麻40克、黑豆30克、核桃5枚、大枣6枚、花生米8粒、枸杞30粒、生山药10克,用豆浆机打汁。可用于脾肾不足引起的腿软无力。

12、小米红枣粥

小米克,红枣20枚煮粥,米熟后食用,可以健脾养胃。

13、小米燕麦粥

小米克,燕麦25克,煮粥,米熟后食用,对血压和血糖有益。

小编提醒大家,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jg/2369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