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药 >> 山药品种 >> 铁棍山药为什么让人受不了豫记
豫记导读:“男人吃多了女人受不了,女人吃多了男人受不了,男女都吃了床受不了,地里种多了地受不了。”这个隐喻情色的段子,让铁棍山药扬名江湖并畅销不衰。创作出这个段子的农民,足以让大多数营销策划大师膜拜。但铁棍山药的真相,你了解吗?
每年这个时候,是铁棍山药上市的时候,郑州满大街等能看到挂着“正宗铁棍山药”招牌的奔马车,这些铁棍山药正宗吗?
正宗的铁棍山药,只适合焦作温县和武陟县交界地带生长,对土地的消耗极大,一块地种一次要歇几年,所以“地里种多了地受不了”并不夸张。
鉴别正宗铁棍山药的办法有两条,你如果想买到正品,一定要看下去:
一、看长相。正宗的铁棍山药以当地的垆土或者半垆土半沙土环境种出的品质最佳,沙土的略差,因为垆土土质坚硬,山药的外观都是弯弯曲曲不规整的,但是口感干面,属于上品。沙土地生长的山药细细直直的,比较规整,但是质地没有垆土生的硬实。另外一个特征是,铁棍山药表皮有一块块不规整的暗红斑块,市面上好多山东河北种植的山药经常在市场上冒充铁棍山药,是没有这个特征的。
二、看价格。每斤价格低于12元的很可能是假货,除非是搞促销。因为铁棍山药每亩产量在斤左右,整理入库时损耗达到30%,折算下来每亩地实际产量为斤左右,而每亩地的成本为元,用成本价除以每亩地的产量,核算下来每斤山药的成本为9元。加上包装物流和人工成本,每斤铁棍山药的价格在12元。
温县网友花花曾经刊文详细介绍了铁棍山药种植过程,从租地、种苗、平整土地、打畦、追肥、浇水、搭架到销售要有10个月的时间,每亩产量在斤左右,整理入库时损耗达到30%,其中损耗包括去笼头、采挖时折断、水分流失、病虫害时坏掉等,折算下来每亩地实际产量为斤左右。
根据花花的测算,山药从选地种植到收货,每亩地的成本为元。用成本价除以每亩地的产量,核算下来每斤山药的成本为9元。每斤山药的物流成本2元/斤,包装人工成本1元/斤。将山药种植成本与包装物流人工成本相和,每斤铁棍山药的价格在12元。
所以,低于12元销售价的山药,不可能是正宗的铁棍山药。
焦作铁棍山药品质好,主要得益于神农涧的独特地理条件,壮阳成为其最重要的卖点,因此于同样出自古怀庆府的地黄、菊花、牛膝、并称为“四大怀药”。
早在公元前多年,铁棍山药已经作为贡品进入周王室深宫大院。最早记录山药的典籍是《山海经》,它最初的名字叫“薯蓣”,宋代时因和一个皇帝名字重了一个字,因避讳而改名为“山药”。
当然,古时王侯将相吃的铁棍山药,都是靠大自然魔力自由滋长的野生山药,它的滋阴壮阳效果,要远超今天人工种植的品种。专注有机农业的友田社不久前曾去焦作探访过焦作铁棍山药的种植情况。
该公益组织的成员国栋希望找到不用农药的铁棍山药种植者,去温县的路上在一个QQ群里问了一下,结果被当地网友泼了冷水,“这年头还想找没有打药的山药!”
不信邪的国栋等人走访了温县的三个生产者,都具有代表性。一户小农,几亩薄地;一个包地大户,承包80亩农田;一家有名的山药生产企业,种植销售规模很大。
“通过聊天和田间走访,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凡是以生产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山药种植,都会打药!”
:
一、种植前的土地处理。山药种植怕重茬,因为会有根结线虫、病原菌积累等因素存在。各种概念的抗重茬的药剂、生物菌肥等降低重茬会被大范围应用。种植前的底肥一般是用农家肥,现在多用复合肥料。
二、出苗前的杂草封闭。因为人工越来越贵,除草剂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三、生长期的保护措施。农户会对山药进行追肥,一般追施三元复合肥、尿素等化学肥料。一般的山药亩产在多斤到斤的样子,而有的高产田居然能达到斤的水平,除了管理水平外,会有一些非常规的办法。
但友田社亦强调,施肥打药不说明铁棍山药不安全,温县铁棍山药所施农药、化肥都要控制在一定量的范围之内,出土的山药还要经过权威部门对农药、化肥残留的检测,检测合格的才允许上市销售。
打药的铁棍山药,称不上有机(指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等,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但也算是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山药。
国栋说,倘能与农户相约,共同购买、风险共担,或许以后我们也能吃到有机山药。
(编辑:张涵,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