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清明节气养生

发布时间:2021/5/19 17:06:32   点击数:

清明是清气上升的时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写道:“寒气生浊,热气生清。”从立春到清明整60天,其间经过雨水、惊蛰、春分,大地渐暖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清明节气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夜卧早起,以使志生

关于清明养生,在《黄帝内经˙素问》里说得非常清楚: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人们应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违背了就会伤肝。

二、清明着重“养肝”,慎食“生发”之品

春与肝相应。清明节要多吃“柔肝”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因为正值肝阳上升时节,可多吃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蜂蜜水等。五脏里边,肝在季为春,也就是说肝在春季对人体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肝有生发的作用,调节气机,清明之际,人体肝气最旺盛,如果肝火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的影响,妨碍食物正常的消化吸收,同时还会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动不畅,从而引起各种疾病。清明节饮食温馨提醒:有慢性病的人要忌口,少食发物。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如海鲜、桃、杏、芥菜、韭菜、腐乳等。

三、清明可饮清肝茶

清明时节,天气温暖、阳气生发,此时可选择具有疏散风热、清肝利胆功效的中药代茶饮,不但可以养肝利胆、疏通经脉,还可借此将一个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邪散发,比如菊花茶、蒲公英茶等。

四、祭祀踏青,要防这些病

1.防花粉过敏

清明时节外出春游踏青需防花毒,更不能因一时好奇而误食了有毒的花果。有些人在花丛前待久了,会出现头昏脑涨、咽喉肿痛等症状。有些人因为接触了植物的花粉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全身瘙痒、皮肤发红,还有人出现阵发性喷嚏、鼻塞、流涕、流泪、哮喘等症状。所以春游之时,注意防劳累,也要注意防花粉过敏。

2.防感冒

随着气温升高,有些人,特别是年轻爱美的女性,便迅速脱下厚重的冬衣,换上轻薄的春衣,这是不利于健康的。因为清明时节乍暖还寒,气温波动很大,早晚有些凉,因此不宜过早过快减少衣服,否则极容易受凉感冒。而且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未解除,是各种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定要做好预防。

3.防寒湿

清明前后除了注意穿衣外,还要注意膝关节保暖。当遇到天气寒冷又阴雨绵绵的日子,如果不注意为下肢保暖,风寒和湿气的袭击则会导致下肢发凉麻木、行动不灵、酸痛不适。尤其是膝关节处皮下脂肪组织少,缺乏保护,更容易受寒湿的侵袭。久而久之,会引起关节炎,给今后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4.防上火

清明时节,风比较干燥,加上人体内肝火旺盛,内火外干,就容易出现口干、鼻干等症状。因此,平时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饮水,经常泡菊花茶喝。

清明健康养生少吃“发物”

中医认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

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在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

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这些发物应少吃或忌吃。清明可多吃山药、西红柿、土豆等食物。 

从中医角度讲,没有内热,不招外寒。像春季容易出现的上火、口干、鼻腔干燥等都是热相,最好用一些汁多、清淡的食物来克制,比如:梨、莲藕、荸荠、银耳等白质地的食品。它们大都能滋阴、清热、润肺,最适宜用来清除燥相。

????清明踏青祭祖日,温暖如春四月天,鲜花盛开春风拂面,不要错过了这些美丽的中药花。

辛夷花

也叫望春花、玉兰花,一般是早春三月开花,花期10天左右。中药辛夷入药部位也为干燥花蕾。其主要功效为发散风寒,通鼻窍。在中医上,春季对应的六淫为风邪,风为百病之长,在春季易感风邪,常见疾病有风寒、风热等感冒之疾,而辛夷正可治风寒感冒,鼻塞,鼻渊等病症。

野菊花

一般6-11月份开,开花时的野菊花头状花序的外形与菊花相似。野菊花入药部位也为其干燥头状花序,性味苦、辛,微寒,可清热解毒,泻火平肝。其花期处春末夏初,春季肝气条达,若肝气不畅,肝气上逆,肝火上炎则易目赤肿痛、头痛目眩,野菊花则对应这一特点,主治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蒲公英

通常是在4月份的时候开花,到了5月份的时候通常就到了果期,此时就会有花絮飞在空中。蒲公英作为中药,其入药部位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其功效主要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主治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芍药

花期为5~6月,芍药亦有白芍、赤芍之分。赤芍、白芍均来源于毛黄科芍药属植物,白芍为芍药及变种毛果芍药的根,赤芍为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白芍可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赤芍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要用于治疗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芍药其花蕾也可入药,可通经活血,主治妇女闭经,干血痨症,赤白带下。

桔梗

作为中药,其取药部位为桔梗的干燥根,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主要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金匮要略》中有记载桔梗汤用于治疗肺痈:“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丁香其

花期为每年4-5月,其花蕾就可经炮制制成中药,其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病的治疗。

《朱氏集验方》治喘痰气:苦丁香三个,为末。水调服,吐痰即止。其也经常与柿蒂配伍,用于治疗呃逆,《证因脉治》记载有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人参、生姜。用于治久病呃逆,因于寒者。

金银花

花期为每年4-6月,“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金银花可清热解毒,消炎退肿,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pz/2254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