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药 >> 山药营养 >> 山药如何高效种植都有哪些关键种植技术
作者:农技小背篓来源:网络
山药,不仅具有很好的食用营养价值,同时具有很高药用价值,而且因为市场售价比较高,所以在种植收益上也是比较客观的。
对于山药的种植,在管理上相对于其他农作物来说,还是有较多的增产优收管理技巧的。下面农技小背篓就和大家说几个直接影响山药长势、产量和品质的种植管理要点,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选种与选地在选种时,因为山药的地下根茎入土非常深,容易被地下虫害的侵害而发生弯曲、畸形而影响品质,所以在选种山药种时,应当优选选择抗病和抗虫害能力比较强的品种,而且不可长年连续使用同一个品种。为了预防病害、提高播种后的发芽出苗率,在播种前应当提前2-3天选择晴天晒种,并用52度左右的温水或用50%多菌灵、70%的代森锰锌等药液进行浸拌种消毒杀菌。
在选地时,因为山药重茬种植会出现产量下降、品质下降、病虫害增多的问题,所以在种植山药时选择新地种植或者与其他作物进行2-3年以上的轮茬;此外,因为山药属于深根茎作物,如果地势低洼积水、土壤黏重板结,会严重山药地下根茎的生长发育,所以要想山药长势好、长得直粗,就应当选择地势较高、土质疏松通透、排水性较好的沙质性土壤。
二、整地与施肥山药的生长期长、对养分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在选好种植地后应当结合整地进行土壤杀菌灭虫并施足底肥。在整地时,可以按照南北走向进行开沟,沟距深度掌握在80-公分,沟宽掌握在30公分左右,然后把沟底耧平踩实填入下层土;在施底肥时,应当多施腐熟有机肥或农家粪肥,并合理搭配适量的氮磷钾化肥,建议每亩按照-公斤腐熟农家肥+比例为4:1:5的氮磷钾化肥50公斤左右,把肥料掺混均匀后施入到25-35公分的上层土中;在进行土壤杀菌灭虫管理上,可以结合整地每亩撒施2-3公斤的辛硫磷颗粒、噻唑磷颗粒、敌百虫颗粒或50-80斤生石灰等,以此来灭杀根结线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预防地下害虫危害山药根茎。
三、播种与定植山药比较适合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所以山药的种植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前后播种,具体播种时间要看当地的回温情况,当日均气温稳定在12度以上或5-10表土温度稳定在10度以上时,即可进行山药的播种。
在山药播种后,为了预防低温冻害、促进早发早长,最好在播种后及时覆盖地膜或秸秆稻草等进行保温保湿防护。当山药出苗并长到一定的高度时即可进行定植,定植的深度掌握在3-5公分、株距掌握在15-20公分左右。
四、山药的生长期管理在山药出苗期间要注意按照“去密补稀、留壮去弱”的原则进行间苗,每穴只留1棵苗;
山药生长前期一般不需过多的浇水施肥,但要注意及时去掉多余的萌芽和侧枝,同时前期应当勤中耕松土,建议每隔10-15天中耕松土1次,直到茎蔓长到半架。
当山药长到20公分左右时应当及时搭架引龙头上架,以此来中后期保持茎蔓枝叶合理分布受光;搭架使用的竹竿等物要使用多菌灵等药物进行先消毒,搭架的高度掌握在1.2-1.8米左右,最好使竹竿互相成45度角搭“人”字架。此外,当山药的主茎蔓长到50公分左右时,建议及时进行打顶摘心,以此来促进萌生更多的侧枝和叶片,促使山药尽快满架、扩大接受光照和光合作用的叶片面积。
当山药长到半架和满架时,或者在6月中旬甩蔓发棵和8月中上旬地下根茎膨大期时,应当及时分别追肥1次,第一次追肥以氮肥为主,第二次追肥以钾肥为主,第一次追肥量追肥氮磷钾复合肥15-20公斤,第二次可以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5-30公斤+10-15公斤的硫酸钾,施肥后应当及时浇水。等到8月地前后时,为了保叶养根、促进地下根茎膨大发育,建议用0.3%的磷酸二氢钾+0.5的尿素水连喷2-3次,每隔7-10天喷施1次,以防山药后期脱肥早衰。
此外,山药生长期内水肥充足,容易因旺长而减产,所以在山药上架后且枝叶长满架时应当根茎长势尽早控旺,控旺药物常用的有多效唑、烯效唑、助壮素、缩节胺等,每亩每次用药量一般在15-20克左右,具体用量和次数要根据长势情况而定。
最后提醒大家一点:山药向来有“旱出扁,涝出圆”的说法,所以山药生长期内主要保证土壤始终湿润即可,不可过多过勤的浇水,建议定植时浇足1次透水,出苗后半个月左右浇1次水,在株高80-公分时浇1次水,地下根茎膨大期保持水分充足,其他时间只要土壤湿润、不干不旱就不需要浇水。
五、注意防治病虫害在雨季时山药最容易发生炭疽病和疫病,所以应当注意雨季时及时用药防治,并要注意雨前喷保护性药物、雨后喷施治疗性药物,从5月底到6月初时二者交替使用,正常情况下每隔10-15天喷施1次,降水较多时可以每隔7-10天喷施1次。
防治炭疽病,可以使用-倍的25%苯醚甲环唑或-0倍的25%溴菌氰或-倍的1.5%噻霉酮等;防治疫病,可以使用-倍的58%甲霜灵锰锌、-倍的50%烯酰吗啉以及霜脲锰锌等药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