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孪生兄弟淮山药与人参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3/11 11:38:11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

上古时期,广袤的中原一带是一片莽莽的林海。在这古木森森、遮天蔽日的林海之中,生长着数不清的珍稀名贵药材,其中就有山药和人参这对孪生兄弟。它们是从同一个襁褓走出来的两个孩子,得上天赐予的成长基因,具有相同的风骨及灵性。

随着文明开始起源,中原人口逐渐增多。进山伐木、开荒、采药、狩猎的人屡见不鲜,加上连年大旱,部落纷争,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一天,养尊处优惯了的人参哀叹生存条件恶变,生活越来越艰难,提议一起迁徙到远方去。山药虽然是弟弟,但一言一行显得很“老成”,它不赞同哥哥的想法,因为它已深深爱上这个地方,把这里当作自己永久的家园,它认为困难只是暂时的,咱们聚怀川之灵气,纳太行之精神,秉持生命的灵性,人类一定能发掘我们的价值。

人参却执意要走。兄弟俩离别时自然泪水涟涟,泣不成声。人参信誓旦旦地说:“弟弟,如果外面好,我就回来接你。”山药哽咽着说:“咱俩这一别不知何时能相见,哥哥一定要记得回来看看,这里是咱俩永远的家啊!”

结果人参独自迁徙,但是到底迁往哪里呢?去南方吧,那里气候炎热,长年多雨阴涝;去西部吧,那里久旱不雨,昼夜温差大,土质又坚硬;去东方吧,那里汪洋一片,一眼望不到边。只有闯关东,听说东北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山高壑深,空气湿润,土壤肥沃,而且最重要的是人烟稀少,可以无忧无虑地过日子。于是,人参就去了东北,在长白山大森林中安家落户,很快遗忘了以前的事情。山药一直默默念着哥哥,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能回家看看。

山药脚下这片土地正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源之地,人类很快就发现生长在老林中的山药,发掘出它的巨大价值,它很快成为皇室御贡,并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而当时巍巍的长白山人烟稀少,人参到后来才被人类所发现,所以人类先知山药后知人参。山药虽然与人参是孪生兄弟,却不像人参那样气骄志满,它走出了老林,繁衍后代,从皇家御贡、贵族独尝,再到民间医用、百姓食用,始终不骄不躁地成就“神仙之食”的美誉,成为普通百姓馈赠亲友、举家共享的上品首选。

山药始终思念着远方的哥哥,不知人参到底在哪里,便派子孙到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打听人参的下落。山药的子孙在寻找亲人的过程中在各地安营扎寨,有的还在当地扎下了根,繁衍后代,于是很多地方都有了山药。但是,各地山药都知道,中原怀庆府(今焦作市)才是它们永远的家,那里生长的才是最正宗、最原始的山药。它们还知道,自己祖上有一位孪生兄弟,它的名字叫“人参”!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服用人参补身强体的习惯,但是人参不是每个人都能适用。对于老年人、小孩、孕产妇以及不适合进补人参的人来说,选择怀山药进补更好。

东汉名医张仲景非常擅于使用山药补虚,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中说“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这是一首以山药为主药的补虚方剂,用于气血两虚,脾肺不足所致之虚劳,以及胃脘痛、痹症、闭经、月经不调等症。在他创制的“金匮肾气丸”中,也把山药作为健脾的重要组成成分。民间流传的益寿食品“八珍糕”,是用山药、山楂、麦芽、扁豆、白术、炒薏米仁、芡实、莲肉等8味中药研为细末,和以米粉制成的糕,用于治疗老人、小孩的脾胃虚弱,食少腹胀,面黄肌瘦,便溏泄泻之症,效果显著。

中医认为,山药性甘平、无毒,它具有补脾益肾、养肺、止泻、敛汗之功效,是很好的进补“食物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补虚上品,有“小人参”的美誉。

据《敦煌遗书》记载,远在唐代人们就曾以山药为主制成具有重要食疗价值的“神仙粥”,为养生之佳品。

在山西平遥流传着一段慈禧光绪西行的轶事,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光绪逃出出京城,一路惊吓劳顿,到了平遥城里才吃上一顿好饭,狼吞虎咽饱餐了一顿牛肉,谁知到了半夜又吐又泻,光绪帝本来就虚弱的身体根本不堪这一击,慈禧也是浑身上下软绵绵的,犹如大病一场,随行太医束手无策,只好请来当地名医,给他们熬了一碗山药粥,两人吃了以后,顿觉腹中滋润舒坦,半个时辰后,感觉体力恢复不少。慈禧太后慢慢地站起来走了几步,果然身轻气爽,光绪帝病歪歪的身子也仿佛突然间强壮起来,连声称赞这是神药。

现代研究证明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点标题下面的“吴江优果果业”,最新鲜的水果,免费送上门!

点右上角的,快速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此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fb/2145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