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从ldquo第一桶金rdquo到

发布时间:2021/5/1 8:37:52   点击数:
我的“十三五”故事从“第一桶金”到山药蛋“就地成金”,看张北贫困村如何“逆袭”?

年初,根据张北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要求,张北公司对口帮扶单晶河乡章木淖村,30岁出头的许雪军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来到章木淖村。

01扎根基层贫困村旧貌换新颜那时,在村民眼中,年轻、书生气十足的许雪军是个喝纯净水、住暖气房的“奶娃娃”。

“既然来了,就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不能对不起这里的老百姓。”当时,许雪军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找到村子贫困的根源,尽力让村民脱贫!

于是,每天天刚亮,许雪军就到村民家中走访了解情况,每到一户,他都要和乡亲们耐心地拉家常,询问困难。

69岁的村民郭万宝,至今还记得许雪军第一次去他家的情景。

“还没进门,就“大爷”“大爷”地喊,我当时还以为谁家的亲戚走错了门!”郭万宝说,“我家没有桌椅板凳,就连床上的被褥都破破烂烂的。小许来了一点儿不嫌弃,跟我唠家常。问我家有几口人,收入来源是啥,家里有哪些困难。”

一次次的入户走访,拉近了许雪军和村民的距离,也让村民越来越信任这个“奶娃娃”!

“村里要致富,关键在产业!”身为电网人的许雪军将目光瞄向了光伏扶贫电站。在他的沟通协调下,年5月29日,38千瓦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并网投运,村民们拿到了“真金白银”。

02产业兴农山药蛋胡麻油就地生金光伏电站的投运,给村子带来了第一桶金,也增强了许雪军发展产业的信心。

章木淖村土豆、莜麦等农特产品产量丰富,绿色环保,但由于村落偏僻,农特产品迟迟没有销路。经过许雪军的多方奔走,最终,依托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后勤部、国网冀北管培中心以及职工超市等平台,“电网公司+帮扶村+助农”的认购模式正式形成,村民依靠种植业实现了可持续增收。

年9月27日,张北分公司“北翼”共产党员服务队来到章木淖村,把12吨土豆送上了进京路。在打通“电力土豆进京路”后,许雪军又将目光瞄向了胡麻油认购活动。年11月15日,不顾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北翼”共产党员服务队和驻村工作队一道为村民百姓农特产品义卖提供志愿服务。当天,多斤胡麻油成功交易。03不忘初心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年6月12日,按照张北县委要求,张北县公司定点帮扶村由章木淖村调整为大水泉村,许雪军担任大水泉村第一书记。

“多亏了小许和工作队的帮扶,让我们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真希望他能继续留下来呀!”章木淖村村支书李登元执意挽留许雪军。

“放心吧,章木淖村就是我第二个家,我一定不会忘了这里。”许雪军临行前承诺。很快,他的承诺得到了印证。当年的土豆义卖、胡麻油认购过程中,许雪军从章木淖村收购土豆11吨、从大水泉收购土豆10吨,共帮助37户贫困户增收(大水泉19户、章木淖18户)。“没想到原来窖藏、喂食牲畜的土豆在许书记的帮忙下变成了金疙瘩。”首次拿到近元义卖款的大水泉村民吴俊慧激动地说。

帮扶的日子里,许雪军了解到许多村民没地方洗澡,农忙时只能在家中擦洗,有的甚至一年不洗一次。

“一定要为他们建一个爱心浴室,让他们和城里人一样想洗就洗,干干净净。”许雪军下定决心要在大水泉修建爱心浴室。

基于此考虑,许雪军多方联系,筹措资金修建了爱心浴室,年10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为村民洗澡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他还建议设置公益岗位,让村民主动参与到浴室运行、管理等工作中,并通过公益劳动获得相应报酬。“新修建的爱心浴室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一共有6个淋浴头,原来一年都不洗一次澡的人,现在想咋洗就咋洗!”村民李树平开心地说。

未来的岁月坐标里,许雪军仍将坚守在扶贫一线,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配套建设、探索农产品深加工等系列行动,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让村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共富同乐。

--END--

供稿

国网张北县供电公司薛茜谢杰编辑

贾函审核

蒲旭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fb/2228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