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廿四节气冬至数九寒天一阳生,滋补暖胃御寒

发布时间:2024/6/24 9:53:28   点击数:
自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m.jpm.cn/article-124253-1.html
                            

原创大家健康大家健康

数九隆冬始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冬至,日南而至,太阳黄经运行至。

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对在北半球的我们来讲,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而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白昼渐长,日向北行。

冬,阴也;至,极也。冬至,并非冬天到来的意思,而是“阴气至极,阳气始生”之时。

九九消寒

冬至是数九寒天的开端,我们即将步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俗称“进九”。

如何度过这漫长又寒冷的隆冬?智慧的古人自创了一系列的消寒活动。

九九消寒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看杨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歌是民间流传下来的歌谣,自冬至节开始,每九天为一小节。

中医认为,九为“至阳”之数,而累计到九九八十一日后,才会余寒消尽暖初回。

此外还有“九九消寒图”,常见的有文字、圆圈、梅花图三种形式。

譬如梅花图,画素梅一只勾勒梅花九朵,每朵描绘九个花瓣,瓣共八十有一,每天染红一瓣,待九朵素梅都涂红后,便到了“出九”迎春之际。

九九消寒,是从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变化反映,也表明人们的防寒意识逐渐提升。

冬至三候

冬至,阳气初生,此阶段的自然界万物也根据阴阳气候的变换而变换。

初候

蚯蚓结

蚯蚓常年生长在土壤中,有寒阴则蜷曲、温阳则伸展的特点。冬至一阳生,但阴气尚至盛,土中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

麋角解

麋与鹿虽属同科,但鹿属阳而糜属阴。糜感阳气之后,头上的角开始脱落。

三候

水泉动

此时寒气虽重,但阳气开始回升。泉水深埋地底,也受阳气萌发开始流动,预示自然界万物即将复苏。

终气御寒湿

从五运六气来看,冬至跨进了辛丑年的终之气。

此时太阳寒水在泉,主气与客气均为太阳寒水,气候会异常寒冷,因此今年冬天要特别谨防寒湿。

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

——《黄帝内经素问》

冬至是阳气初生的关键节气。然而今年受寒湿的影响,许多人会出现阳气不足,或是气血运行受阻的问题,无法温煦四肢末端,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容易感到手脚冰凉。

冬至调养如何祛寒除湿?我们分别从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具体谈谈。

南北食宜暖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在饮食文化上也颇有讲究。

不同地域逐渐形成「北吃饺子南食汤圆」的风俗习惯,其中也蕴藏着中医文化的内涵。

北方

羊肉饺子

北方冬至日,一盘热腾腾的饺子绝对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角。

饺子源于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偶遇饥寒交迫的南阳百姓,有些人连耳朵都冻坏了。于是便用羊肉、姜、茴香等驱寒食材,以面粉包成耳朵的形状煮食,取名“祛寒娇耳汤”。

冬天吃饺子包什么馅更合适?我首推羊肉。

甘温。暖中补气,滋营。御风寒,生肌健力。利胎产,愈疝,止疼。肥大而嫩,易熟不膻者良,秋冬尤美。

——《随息居饮食谱》

羊肉性甘温,有补虚温阳的好处,适合虚寒人群食用,是冬季御寒滋补的佳品。

很多人吃完羊肉有全身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羊肉入脾、肾经,可以温补脾胃,脾胃强健则肌肉结实,气血营卫充实,风寒外邪自然不易侵入。

由于羊肉膻味较大,在烹饪时经常会加入生姜、花椒、茴香、草果等炖煮,这些辛香料既增强温热滋补之效,也有开胃醒脾的好处。

南方

酒酿山药圆子

南方地区有食汤圆的传统,取团团圆圆的寓意。

糯米作外皮的圆子,香糯软甜,是补中益气、温养胃气之妙品。

然而糯米性黏滞,不易消化,若是吃多了,很容易造成积滞。

所以,糯米制品尽量不要冷食。需经过烹煮的过程,其中含有的支链淀粉会更容易糊化,并且煮好后要趁热食用,才更好消化。

下面推荐一道酒酿山药圆子,既保留汤圆软糯风味,又能减少消化不良造成的积滞。

↑“酒酿山药圆子”制作视频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jg/277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