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河北围场土豆标准化栽培技术方案

发布时间:2021/6/24 3:10:26   点击数:
一、选地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灌良好,土壤砂质的中性或微酸性平地与缓坡地块。忌重茬和选择茄科作物(如番茄、茄子、辣椒)或甜菜、白菜、甘蓝等为前茬地块,以防感染相同病害。最好选玉米、小麦茬。前作施用长残效除草剂而未过残效期地块不能种植马铃薯。

二、整地

整地前每亩()施用17-17-17复合肥40公斤加“良田万亩”5公斤。

秋天深翻:伏天或者秋天秋深翻或浅翻深松,然后耙、耢、起垄、镇压,达到播种状态。深翻20~25厘米,机械力量强的可深翻至40厘米。

春田整地:要在早春耙耢灭茬,达到播种状态。整地标准要求土壤细碎,土层上虚下实,垄向直,垄距及垄体高度均匀。

三、种薯选择与处理

1,种薯选择根据本地生态特点和不同用途及市场需求,选用经过审定的高产、抗病、优质的2代以内的标准脱毒种薯。菜用薯品种加工淀粉、粉条等品种可根据自己的要求和亩地进行选用。

2、种薯处理(1)困种催芽:种薯于播前15~20天出窖,催芽前用福兰静倍喷施均匀,晾干后置于温度13~15℃,黑暗处平铺2~3层,将种薯逐渐暴露在散射光下,每隔2~3天翻动一次,使种薯充分见光,催紫芽,当芽长至0.5~1厘米左右时,即可切块,准备播种。催芽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和霜冻等,同时淘汰病、烂薯。(2)、种薯切块切刀用70%酒精或5%来苏儿水消毒,选用健康种薯竖切,每块栽子确保1~2个健壮芽眼。机械播种,每块重40~50克为宜。人工播种,每块重35~40克为宜,为防止病毒传播,提倡整薯播种。(3)、拌种、闷种及种子包衣:公斤种薯用70%甲基托布津粉剂克+“加一粒”两粒+1.5-2公斤滑石粉及农夫稼园微量元素(如钼、硼、铜、锌、镁)各10毫升拌种后,放在通风处1~2天,待创伤愈合即可播种。最好采用专用马铃薯种衣剂包衣处理,可有效防止播种后烂种,并能起到杀菌、降低田间发病率,提高出苗率的作用。四、播种:

1、播期:当10厘米深度地表土层温度连续三天稳定通过7~10℃时,即可播种。2

2,播量:人工播种~公斤/公顷;机械播种~公斤/公顷。

3,密度采用垄距65~70厘米小垄或80~90厘米大垄栽培,株距18~30厘米。一般公顷保苗株数早熟品种应达到6~7万株,中晚熟品种应达到5~6万株。具体栽培密度可根据品种确定。

五、施肥:

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肥量大。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马铃薯需肥规律确定相应施肥量、施肥种类和施肥方法。马铃薯施肥应坚持农家肥和化肥混合施用,提倡多施农家肥。农家肥结合耕翻整地施用,与耕层充分混匀,化肥做种肥,播种时开沟施。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

(不用复合肥采用混配肥)农家肥一般公顷施用量为30~45吨,推荐施肥量公顷施尿素公斤,磷酸二铵公斤,硫酸钾80公斤、“良田万亩”40公斤。其中氮肥总用量的70%以上和大部分磷、钾肥料可基施,其余做种肥。

六、田间管理:1,采用化学除草,:

苗前:播后5~10天(未出苗前)。

(1)、公顷用90%乙草胺1.5~2.0升(99.9%乙草胺1.5~1.7升)+70%嗪草酮~克;

(2)、公顷用90%乙草胺1.5~2.0升(99.9%乙草胺1.5~1.7升)+75%噻吩磺隆30~35克;

(3)、公顷用72%异丙甲草胺(都尔)1.8~2.5升+70%嗪草酮~克;

(4)、公顷用68.6%封闭得(乙.嗪合剂)1.8~2升;

(5)、公顷用33%二甲戊乐灵(施田补)4.0~6.0升;苗后:杂草2~4叶期,最好大多数杂草出齐时施药。

(1)、防除禾本科杂草:公顷用12.5%烯禾啶1.5~2.0升或12%烯草酮0.8~1升或5%精喹禾灵1.5~2.0升或5%精吡氟禾草灵1.5~2.0升;

(2)、防除阔叶杂草:公顷用48%灭草松(48%苯达松)2.5升;

(3)、禾阔兼防:公顷用36%成薯1.6升(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兼防,但施药期应在苗高10厘米之前,否则易产生药害);或公顷用48%灭草松(48%苯达松)2.5升与上述任一种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混用。马铃薯对许多除草剂非常敏感,对药剂的选择十分严格,所以应慎重使用。

2、追肥:

视苗情及时追肥。追肥方法可沟施、滴灌、点施或叶面喷施,施后及时灌溉,最好结合天气情况追肥。化肥可用,公顷施用量~公斤,或者滴灌“良田万亩”40公斤,或者采用复合肥公斤加“良田万亩”10公斤混合施入。在第一次锄草结束后结合中耕培土施于根际,叶面肥可选用“农夫稼园奶肥”磷酸二氢钾等优质叶面肥,封垄前喷施。

3、培土:

一般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3次。出齐苗后进行第一次浅培土,现蕾期高培土,封垄前最后一次培土,培成宽而高的大垄。

4、灌溉和排水:

在整个生长期土壤田间持水量保持60~80%。出苗前不宜灌溉,块茎形成期及时适量浇水,块茎膨大期不能缺水。浇水时忌大水漫灌。在雨水较多的季节,及时排水,田间不能有积水。收获前7~10天停止灌水。

七、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

(1)、晚疫病:发病前用“霜润”~倍液喷施防治;发病后用逆生“霜润”倍加35%的甲霜灵(按照说明浓度),加水稀释后喷施防治,每隔7天喷一次,交替换药,以防使用同一药剂真菌产生抗药性(交替用药为逆生加氟吡菌胺)。

(2)病毒病:可用逆生4号80毫升加缉毒25毫升加水15-20公斤喷雾防治,还兼治环腐病、茎基腐病等。

(3)环腐病:切刀消毒和药剂浸种。切块播种时,切刀用70%酒精或5%来苏儿水消毒,同时按公斤种薯用“福兰静”50毫升加1公斤滑石粉及微量元素(如钼、硼、铜、锌、镁)拌种消毒。

2、虫害防治

马铃薯的虫害主要是蚜虫、28星瓢虫和地下害虫。主要防治方法:(略)

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蛴螬和地老虎,在播种时可公顷施用5%辛硫磷颗粒剂60~70公斤拌肥防治,或者公顷用48%毒死蜱乳油1.5~2公斤拌肥,或用70%噻虫嗪进行种子处理(用法为克药剂加1.5公斤水拌公斤种子)。

八、收获

1、收获时间一般早熟品种8月下旬,中晚熟品种9月上中旬起收。收获前一周化学杀秧或割秧。

2、收获方法机械或人工收获。人工破垄,要求趟得正,不跑茬,不偏墒,搂净拣光。收获后的马铃薯在田间堆放盖土保存,防止晒成青薯。

3、贮藏夜间气温降至零下时,清选入窖,挑出病烂薯。窖贮马铃薯的容量不应超出窖内容量的三分之二,窖温控制在1℃~3℃,湿度控制在85%~90%。窖内要随时通风来调节湿度和温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pz/2316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