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中药饮片验收环节的质量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发布时间:2020/12/8 12:20:11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中药饮片验收环节的质量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摘要

医院中药房常用中药饮片少则一二百种,多则六七百种,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皮类、藤类、全草类等多种药用部位。如何对数量众多的中药饮片进行质量把关,医院药房,成为药检人员必须学习的一项内容。在实践中,将性状鉴定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可有效阻止不医院药房。本文对不合格中药饮片的质量原因进行归类总结,并提出解决措施,以给中药饮片的使用者、经营者提供借鉴。实际验收中,性状鉴别是首要的鉴别手段,依赖于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看、摸、嗅、尝等方法,去观察中药材或饮片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以及气、味等来鉴定中药材的真伪,通过性状鉴定可初步识别大多数中药饮片的真伪。对一些依靠性状不能判断质量的中药饮片,如染色中药、二氧化硫含量超标的中药、加重粉增重的中药、粉末类中药等需借助实验室检测手段进行检测。以下将实际中遇到的中药饮片质量原因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1

性状不合格原因分析

1.1正品中药饮片中掺入易混品

掺入易混品主要有以下原因:

正品药材生产不足,供不应求,出现混伪品掺杂;外观性状相似,难以辨认;各地用药经验不同,正品药材难得时,以当地类似品或同属种混充;珍稀名贵品种,以伪乱真者多。以下列举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部分中药饮片的常见混伪品,见表1。表1部分中药饮片混伪品总结

多数中药饮片都存在混伪品,以上是实践中收集的部分中药饮片混伪品鉴定总结,提示饮片验收人员首先应注意性状特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目前,对中药饮片的鉴定认识,多种书籍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饮片特征。如《最新中药材真伪图鉴》、《常用中药饮片质量鉴定》、《中国药典中药材及混伪品彩色图谱》、《实用中药饮片鉴别图谱》等书籍,其内容各具特色,适合一线验收人员,可参考使用。

1.2正品饮片中掺入劣质中药

①掺入非药用部位:一些中药饮片在加工时容易掺入非药用部位,影响饮片的规格等级(如以净度作为评价规格等级的标准)和质量,常见掺入非药用部位的中药饮片见表2。

表2常见掺入非药用部位的中药饮片

对于此类中药饮片,必须以净度作为评价规格等级的标准,规定非药用部位的重量限度,超过重量限度,可判断为不合格饮片。

②增加药材重量:常见增重的药材有:地龙:内脏泥土未除干净;蝉蜕:泥土较多;炒鸡内金:带有砂子;烫水蛭:带砂子、水泥、盐等无机盐;海藻、昆布、海马:掺有盐、砂子、泥沙等杂质;红花、海金沙:掺入红色细沙;僵蚕:表面包裹石灰;加重粉为化学成分为硫酸镁,常掺于质地较轻、价格较贵的中药,如通草、桔梗、砂仁、白豆蔻、苍术、木香、升麻、前胡、白芍、猪苓、红花、黄芩、穿山甲、紫河车等。此类中药可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发现,也可通过简单的泡水后,观察水底部是否出现泥沙或细石颗粒。如肉眼不易发现,可借助实验室检测方法,观察无机盐的离子反应颜色;掺入无机盐的中药饮片,其灰分含量都超标。

③掺入提取过的中药残渣:被提取过的残渣常为一些根类及果实类中药饮片,包括:三七、川牛膝、川芎、丹参、甘草、白及、白芍、白蔹、地榆、延胡索、远志、赤芍、金荞麦、独活、黄芩、葛根、五味子、吴茱萸、丁香、连翘等。提取过的中药残渣气味及颜色发生改变,性状较易鉴别。如白及为角质样,味苦、嚼之黏牙,若干枯,黏性差,多为提取残渣;连翘,手捻种子有黏感,若手捻种子无黏感、无气味的为被提取过。此类中药,还可通过比较薄层色谱的斑点大小及浸出物的含量高低进行辅助判断。

④采收年限及采收时间不合理,导致大小达不到要求:药材大小与生长年限相关,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药典一般规定长与直径的范围。如芦根、猫爪草、白芍、百部、重楼、天冬、麦冬、豆蔻、蛇床子、预知子、蔓荆子等。一些木本类药材,年限越长越厚,薄厚与年限相关,药典规定其厚度范围,如杜仲、肉桂等,其薄厚为规格等级的关键。直径太小,一般为未到成熟期,或采收过早,导致气味淡、颜色不新鲜。

⑤炮制工艺不到位、辅料含量较高的中药饮片:炒白术:表面及断面应为焦糖色,炮制不到位的性状:用糖或蜜染色,仅使表面成焦糖色,断面依旧为生品的白色;王不留行:要达到几乎全爆花,不能炒焦;烫骨碎补:砂烫至鼓起,撞区毛,避免烫成炭;清半夏:加矾过多;全蝎:浓盐水浸泡,含盐较高;土鳖虫:含盐过高;龙眼肉、红参:含糖过高。此类中药饮片在验收过程中,通过观察其断面颜色、质地等性状特点,了解其炮制是否到位,含辅料是否过高。⑥加工不当或保管不当导致变质(霉变、生虫、泛油)的中药饮片:发霉的主要原因是中药中含有水分不能及时干燥,受潮后容易滋生霉菌。易发霉的中药:石韦、大青叶、冬瓜皮、草豆蔻、肉豆蔻、全蝎、冬虫夏草、鹿茸、生白术、白果等受潮后易发生霉变,应注意干燥贮存易发霉;长段巴戟天(盐)易发霉,应切厚片;桑螵蛸易发霉,应需蒸透杀死虫卵。虫蛀的主要原因为中药多含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是虫类生长繁殖的营养来源。易生虫的中药:木瓜、石榴皮、瓜蒌、佛手、香橼、薏苡仁、郁李仁、莲子心、紫苏子(炒)、胖大海、山楂、柏子仁、预知子、枸杞子、党参、鹿茸、人参、冬虫夏草、山药、莲子、当归、苦杏仁、肉苁蓉等。容易泛油的中药多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出现油脂外溢、质地变软、发黏、颜色变深及散发出败油气味的现象。易泛油的中药:柏子仁、桃仁、杏仁、苏子、当归、丁香、酸枣仁、莱菔子、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等。此类中药,在验收时应重点注意。验收合格后,应置阴凉干燥处,防蛀、防闷热、防潮。

2

需辅助实验检测中药饮片质量原因总结

2.1染色中药检测为了让中药饮片卖相好看,一些不法商家用染色剂浸泡中药材。这些染色剂包括工业染料如金胺O、苏丹红Ⅰ-Ⅳ、金橙Ⅱ、酸性红73等和食用色素如柠檬黄和胭脂红,工业染料会影响肝肾功能,而食用色素也是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在中药饮片质量验收中,应警惕颜色过于鲜艳的中药饮片。染色情况总结如下:金胺O染色的中药饮片多包括:蒲黄、红花、延胡索、石斛、人工牛黄、黄柏、黄连、黄芩、菟丝子、栀子、西红花,检测方法可参考文献;苏丹红Ⅰ-Ⅳ染色的中药饮片多包括:血竭、龙血竭,检测方法可参考文献;酸性红73染色的中药多为红花,胭脂红染色的中药多为红花、人工牛黄,同时检测酸性红73与胭脂红的方法;柠檬黄染色的中药多为射干,金橙Ⅱ染色的中药多包括红花、蒲黄,同时检查金橙Ⅱ、酸性红73、柠檬黄和胭脂红的方法可参考文献。

2.2二氧化硫熏蒸的中药检测

硫磺熏蒸中药材目的在于防霉,防腐和干燥等,以便于储存。目前存在一些中药饮片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硫黄熏蒸的问题。二氧化硫含量测定可采用

文献蒸馏-间接碘量法,该方法装置简单,不需要药典的精密仪器,测定时间短,可以快速测出中药饮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在实际检验中,我们采用了该方法筛查了一些常用二氧化硫熏蒸的中药饮片的硫残留量,如白术、百合、党参、白茅根、天花粉、沙参、牛膝、太子参、白芷、天麻、天冬、白芍、白鲜皮、牡丹皮、鸡内金、菊花、柴胡、麦冬、桔梗、黄芪、薏苡仁等,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订的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残留量超限量的饮片为验收不合格。

2.3粉末类中药的显微鉴别茯苓粉末掺入淀粉、蒲黄掺入滑石粉,海金沙掺入沙子等,此类中药,用显微镜观察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中药的显微鉴别,一线验收人员可参考关于显微鉴定的书籍,方便快速对照,检验中药的优劣,如《中药显微鉴定图典》。

本文是实践的积累,具有实用性。总结了中药饮片验收环节中的共性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每类问题列举了一些实例,还不足以代表全部中药饮片。性状判断依靠实践的积累,内在特征,如显微特征、薄层色谱行为、理化特征等依靠实验室检测手段。本文列举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实用、简便、快速,可及时筛除一些医院药房,可为基层验收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略。

文章来源:中药饮片验收环节的质量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整理:猎药人。猎药人转载只为传播行业知识,不做商业用途,如不适合转载,后台留言联系编辑,本平台将予以删除处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yy/2103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