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四君子6

发布时间:2021/3/25 7:16:12   点击数:
15、漏汗水

李飞以为这个方子妙用终于讲完了。

小孩子漏尿,漏口水,漏大便,都可以用这补脾胃思路,加强脾主统摄功能。

这样的经验是以前师徒袈裟遮围,秘密相授的,只要掌握一鳞半爪,就可以医行天下。

谁知老王喝了一口茶水后,笑笑说,还没完呢!

李飞睁大眼睛说,难道还有?

老王说,小孩子出汗很多,老治不好,天天要换好几套衣服,你见过没有?

李飞马上想起《中医内科学》说,这应该是小儿自汗啊,用桂枝汤加玉屏风散就能治好。

老王也是一个中医爱好者,像这类经验在中医杂志上面,从来都不会缺少报道。

可为何这孩子辗转治疗吃汤药,却未能治好?

老王说,我刚开始也奇怪,小孩子四岁半,一个多月来,出汗像出水,他妈妈抱进来一会儿,都已经汗衣湿湿。

搞得背上搞两条毛巾轮流换都不行,而且孩子一不小心就感冒。

李飞说,那不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用什么方呢?

老王笑笑说,还是用上面那个方子。

野党参5克,炒白术5克,茯神3克,炙甘草克。

黄芪15克,野山药50克,益智仁5克,老姜5克。

李飞看完这方子说,这也是健脾固表敛汗的思路啊?

老王说,我也是这样认为,可这孩子吃别人健脾固表敛汗的药就治不好,一吃老姜先生的药,虚汗就消,胃口增加,大便充实。

老姜先生说,错不在辨证,问题出在药物上。

辨证精准,药物质量跟不上,效果减半。

在老姜先生这里,黄芪是上等的,党参、山药是野生的,老姜是自己种的,白术是上品白术,自己炒到金黄色,堪称补脾培土圣药。

因为这些都是自己亲手用心炮制,所以孩子吃几次病就好。

李飞陷入了沉思,看来自己辨证再厉害,如果没有强悍的子弟兵,即野生道地,自己炮制的药材,恐怕跟疾病作战时,也照样会落败。

有时你方向对了,就像你瞄得很准,可是你的子弹却是不合格的,即便打中靶心,也没炸开。

点中疾病要害,也不能把它们驱逐出来。

李飞想到自己将来也一定要做个传统中医,药材这关,必须严格把控,把关需用精严吏,不验分明不放行。

严格一分,就有一分效果啊!

16、漏鼻水

李飞正准备收笔,虽然他对药物充满了忧虑,但是已经有了中医的先行大德,老姜先生做了榜样,自己不愁没有方法。

俗话说,有样随样,没样自创。

一个人之所以成功,必定是走这两条路子。

第一条是站在大德圣贤肩膀上看问题,全心学习他们的东西,你必定会站得高看得远。

第二条路子就是反复地栽跟斗,而且要栽更大的跟斗,如果说前面那条路子是站在经验这条路子上叱咤风云的话,那后面这条路子便是在教训里头跌倒,不断爬起,练出强有力的功底。

老王肚子里似乎有倒不完的经典案例,李飞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

老王说,还没完呢,讲了漏口水,漏小便,漏大便,漏汗,你不知道有没有听过漏鼻水的?

李飞说,难道鼻炎感冒,也用这个?

老王说,在富镇小学里,有个老师的孩子,每当冷空气下来,天气转变,那鼻子流水就像水龙头一样。

流得他脑瓜子空空,十多岁孩子记性还不如老头子。

李飞说,有这样的怪症,脑中的脑汁智慧,因为长期流鼻水都会消耗折损掉。

老王说,这孩子病情时好时坏,在外面不是消炎就是抗过敏,还打白蛋白,增强体质,甚至还去输血,真是什么招数都用了。

但就是风吹草动,就鼻涕连连,十多岁孩子像两三岁孩子那样,有时鼻涕拉下来有一尺长。

李飞长大嘴巴,惊讶地难以形容,这样的怪症,医院拿不下,却让民间老先生拿下了,这样记录拍摄下来,中医真的扬眉吐气,大快人心。

让那些诽议中医,对中医没底气的人们瞧一瞧吧!

老王说,还是这个方子。

党参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

黄芪60克,野山药50克,益智仁10克,老姜0克。

这一付汤药下去,鼻涕就收了,两付下去,龙精虎猛。

老姜先生说,那鼻涕明明是清白的,哪有什么炎症可消,你脾胃不消化吸收,书上一顿的白蛋白也没用。

自己中焦不能运化造血,去向外面借多少血来都白搭。

这孩子后来坐在摩托车上吹风也不流鼻涕了,到外面旅游也不用老带纸巾。

李飞马上想到《黄帝内经》云,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

这是说,脾胃肌肉不够充实坚固,你的皮肤肺卫就会疏松,风一下子就钻进来。

而风性疏泄,很快把你的津液疏泄出来。

通过强健脾胃,令肌肉充满,腠理固摄,那精华就不会漏出来。

李飞心中再次鼓掌,恨不得多生两条手出来,给老姜先生更多点赞。

17、漏眼水

李飞正在构划将来自己的中医堂。

老王说,小伙子,是不是经验太丰富,消受不起了?

李飞说,没呢,这么好的经验,我在想如何发扬光大,这么好的东西,只让我一个人受益,太可惜了。

老王点点头说,这小子心怀不错。

好处常思济人,决为英杰之士。

利益常图己有,必是无福之人。

上天都会帮助那些喜欢帮助人的人。

而贵人也是降临指点那些乐于分享的人。

老王看到李飞既老实,心地有好,而且有耐心,堪为栋梁之材,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飞笑笑说,王老爷子,看你那得意的微笑,就知道后面还有更精彩的。

老王说,当然咯,不过精彩的制造者不是我,而是老姜先生,我只是精彩的传播者。

有一个退休老干部,常年泪眼汪汪,风一吹,泪就掉下来,到哪里,别人都以为他家里出了什么事,都怜悯他,搞得他不敢出门,一出门,别人就问他,怎么了,最近家里出啥事了。

这老干部纵有千张嘴巴也解释不清,于是四处求医,刚开始用氯霉素眼药水,稍微有点效果,可不持久。

医生说这是泪溢症,说白了就是眼泪往下漏。

李飞说,难道他没有用中医的枸杞、菊花,或者杞菊地黄丸吗?

老王说,你能想到的,医院都给他开了,可是漏泪就是没止住,直到他找到老姜先生,就是这个方子。

野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

黄芪50克,野山药50克,益智仁10克,老姜0克。

这个方子,吃了三剂,眼泪一滴也没有再流出去,乐得他跑到大街市场上去,见人就说,你们看我还有眼泪吗?

本来一脸郁闷的,一下子转为一脸兴奋,比中了彩票还高兴。

本来街上走起来低着头,唯恐见了熟人打招呼的,一下子昂起头,光彩照人,那些卖菜的商贩,都替他高兴。

为什么前面那么多汤方药物没治好?老姜心生用补脾胃就补好了?

李飞想到四君子汤加黄芪、山药、老姜,能升提中气,加点固摄的益智仁,就能收摄,大有培土制水之意。

正符合《黄帝内经》所讲,脾土不及,则九窍不利。

九窍漏水清稀,都可以用培土固脾啊!

这一下想通不得了,李飞好像抓住串珠的那根线一样,你漏口水漏鼻水,漏眼水,甚至漏汗水,漏额水,所有上面漏清水的症状,乃至下面前后二阴,漏尿水,漏稀便,但见慢病久病不愈,法当培土制水健脾,用这思路绝对没有错误。

真是一理通,百理融,一通百通,好像不用再做笔记,书写,自动这个方子已经灵活印到脑子去了。

四君语:这两天服用了牛大力、巴戟天后,大家果然勇猛,劈柴更狠,快准狠,是真正干活的三字窍诀。

刚开始鹏昱劈柴老是劈不开,老叔公走过去,丢下一句话,不像个年轻人。

大家看,一个人不努力练功,在山里你会被老头子耻笑,他耻笑你是教育你。

我们说,不怕,拳怕少壮,棍怕老狼。老年人有技巧经验,但年轻人有用不完的力量。

《了凡四训》上讲,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

为何?因为知耻近乎勇。

所以不能给自己家人跟祖宗丢脸,必须要奋勇向前。

修学如撑逆水舟,暂歇竿时便下游。

若不努力勤精进,何时才能到滩头。

所以这段日子劈了不下一万斤的柴,大厨已经练得炉火纯青,我们马上叫他狂抄《了凡四训》,要把劈柴的机会留给鹏昱。

大厨说,抄得我手指都僵硬啊!抄书好像没有干活那么快意。

我们笑笑说,大厨,你进山来,不是来干苦活的,干苦活到哪里都可以干,不读好书就白来了。

你把笔当作斧头,纸当做柴,在纸上劈字,不就相当于在柴房里劈柴吗?

大厨一乐,结果他真把笔当斧头,写的字,笔笔都穿透过纸,看样子笔都快被他写断了。

不过那字刚正有力,有将军勇猛之气。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把修炼融入进去,你就会达到像《了凡四训》上面讲到,改完过失后,会有八种瑞相。

我们先讲前面四种,明天再讲后面四种。

其中前面四种就是,或觉心生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身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冤仇而回嗔作喜。

只要你还有郁闷怨气,想不通,就是你功夫不够。

而鹏昱劈柴的时候,只一个天黑跟周围人打招呼,就被柴撞到脚趾头,破皮出血。

他正犹豫,上来做定课速度也慢了。

我们问他,脚皮破了会死吗?

他说,不会。

不会就继续劈,轻伤不下火线。

结果那柴堆在拼命地减小下来,而鹏昱将近两百斤的体重,也在拼命变瘦。

清淡的素食,配上勇猛精进的干活,什么病干不掉,什么肥胖消不了。

两天那破皮就长好了,你想不到在山里,伤口居然可以痊愈得这么快,一个有智慧的人,要善于从一切行为中,汲取一切上进的智慧营养跟能量。

不管境遇有多么糟糕,你都可以回嗔作喜。

不管条件有多么差劲,你都可以触念皆通。

《了凡四训》上面讲的这些重点经句,每一句都可以现场试效的。

你知不知道为何劈柴会伤到脚?

鹏昱说,分心了,讲话了。

没错!所有的意外事故,瓶颈,都是分心讲话,不专注导致的。

所以小米成功的七字诀,口碑,专注,极致,快。

你只要专注了,专注到极致,你自动既快又稳,既快又稳了,口碑就出来,效果就出来。

做手机是这样,劈柴干活,抄书,写字,读经,讲学,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

所以在山里,干活就这一句话。

宜将一心应万物,切莫一物万心思。

我今年不收你们的手机,不严禁你们出山,就是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

所以让你们恶习还有残喘的空间,这不能怪你们。

当然要看你们是不是法器。

不是法器是泥罐,不能轻易敲打,一打就碎了。

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断人之恶勿太狠,当思其堪受。

这几天山里都是下大雨,即便停电了,我们都不停定课。

昨晚叔公说,这么大雨,还上去做定课吗?

我们笑着说,一个学者应当死守定课,生命不止,定课不止。

大雨停得了电,停不了定课,有此气概,命运肯定操控在吾人手中。

在山里体能训练只是辅助,定课熏修才是正主,杀手锏。

我们已经从定课里头得大利益,而且定课的安排是非常有门道的。

早上一定适合读诵,因为清晨之气最佳,大自然鸟都选择这时候唱歌。

晚上适合听经闻法,打坐,因为万物都在此时进入封藏静默。

现在定课开始做《心相篇》了,这是一部相学的宝典,是所有相书里头的巅峰之作,是皇冠上那颗最耀眼的钻石,是金字塔顶尖的那点,是相学的《心经》。

前几天有广西的病人过来说,怎么你这里也学相书呢?

我们说,未学医,先学相,望诊即中医相法。

他又问,为什么这里还有风水的典籍?

我们说,医卜星相山,同根也同气,法则虽不同,理则无二致。

所以接下来,这中医小说,轻松阅读,快意学习,里面啊,会融进风水、相学、医道、武术、书法等真正的国粹。

有学长提到,他看了普及学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yy/2165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