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药 >> 山药品种 >> 回南天rdquo空气潮湿惹人烦防潮
春季天气说变就变,南方近日开始暖湿气流迅速反攻,回暖的同时绵绵阴雨仍将维持下去,又潮又腻的回南天也将随雨雾来临。阴冷、潮湿、屋外阴雨雾气连绵,更关键的是屋里没有暖气,北方的小伙伴们能懂这种感觉吗? 什么是回南天?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回南天现象在南方比较严重,这与南方靠海,空气湿润有关。“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而浓雾则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表象。 “回南天”形成至少必备两个条件 首先要有长时间的低温,日平均气象低于12℃至少要持续3天以上,比方说年2月份出现“回南天”之前就经历了连续9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2℃;其次要有天气突变,长时间的低温后要突然地变得暖湿,发生“回南天”的时候,湿度有时高达%。 ?潮湿天气让身体很受伤 糟糕的天气让人心情不悦,潮湿的天气最让身体受罪。一起来看看潮湿天气容易诱发哪些疾病? 1、阴湿天气更易诱发感冒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会伤人体阳气,影响阳气舒展,因其性重浊、黏滞,故易阻遏气机,得病后多缠绵难愈,这是湿邪的病理特征。湿邪分寒湿和湿热两种,这段时间的潮湿天气属于寒湿,人的呼吸系统最怕寒,有些人及儿童由于免疫系统不成熟,在温差变化大、湿度大的情况下,更易得呼吸道感染,再加上湿邪缠绵难愈的特征,所以病程比较长。 2、阴湿天气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病
多雨季节的气压、气温、空气湿度等气象要素变化较大,容易导致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管收缩,血流受阻,血压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大,心脏负荷加重,从而诱发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病。 3、阴湿天气更易诱发皮肤疾病
潮湿的环境会让湿疹、皮炎以及一些真菌类的疾病如皮癣、手足癣的发病率提高。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特别是原来在人体皮肤上处于“休业”状态的霉菌会“死灰复燃”,在脚趾等部位蔓延,引起皮肤癣病。脚癣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向身体其它部位传染,变成体癣、股癣、手癣、花斑癣。研究表明,霉菌还会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引起霉菌性肺炎等病。 4、潮湿天气可引发心理障碍 在阴冷潮湿的天气里,心理素质较差的人会因为混浊空气而诱发抑郁症等一些心理障碍。很多人在潮湿的天气里无故感到疲劳,情绪烦闷抑郁,脾气也易变得焦躁。其实,许多季节性疾病与天气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专业医师介绍说,气压、温度、湿度、日照、风等多种气象因素作用于人体后,都会影响人们的生理功能,引起情绪的变化。
回南天该如何防潮“祛湿”呢? 皮肤防潮妙招: 皮肤需保持干燥。由于回南天天气潮湿,真菌的生长速度快,容易引发真菌感染,出现湿疹等皮肤疾病。“回南天”为霉菌等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纯棉内裤或袜子此时更加健康,内裤和袜子都不要太紧,出汗后及时更换和清洗。
春季是多雨季节,天气潮湿。对于平素脾胃虚弱的人更易湿邪困于体内,常表现为食欲不佳、上腹胀闷、肢体乏力、口淡无味、大便稀等症状。医院消化内科主治中医师樊春华表示,此时外界环境湿气重,所以让人有头重感、不思饮食等,“要想祛湿,首先健脾”,推荐使用以下祛湿健脾的药材煲汤—— ●薏米
利水渗湿、健脾。它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樊春华称,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归脾经、胃经、肺经;有健脾利水、利湿除痹、清热排脓、清利湿热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泄泻、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等症。薏米所含的蛋白质为禾科植物种子中最高,并且其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等亦均有普通白米的数倍之多。 薏米白术炖乌鸡汤 材料:薏米20克、鸡骨草30克、乌鸡1只。 做法:乌鸡去脏杂洗净,把薏米、白术洗净后置于鸡腹内,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1个小时,加入少许盐、姜丝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 禁忌人群:阴虚火旺者忌服。 ●淮山
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山药,是常用的健脾益气中药,性平、味甘,归脾经、肺经,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家中常用的煲汤药材之一。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他矿物质,所以不仅可以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助五脏、强筋骨,还能益心安神、宁咳定喘、延缓衰老、养颜。 党参淮山猪排骨汤 材料:党参20克、淮山药15克、红枣5个、猪排骨克。 功效:健脾祛湿 禁忌人群:胃阴亏虚者忌服。 ●白扁豆
用于脾虚有湿、体倦乏力、少食便溏或水肿;妇女脾虚带下;暑湿为患,脾胃不和,呕吐腹泻。扁豆含有毒蛋白、凝集素以及能引发溶血症的皂素。所以加热时一定要注意,扁豆一定要煮熟以后才能食用,否则会可能出现食物中毒现象。 白扁豆北芪炖猪肚汤 材料:白扁豆20克、北芪30克、红枣6个,猪肚1个。 做法:把白扁豆、北芪洗净,再将猪肚用清水冲洗干净,一起置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最后放入红枣6个,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1个小时,加入盐、姜丝调味。 功效:健脾益气止泻 禁忌人群:肝阳上亢者忌服。 ●芡实
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有健脾除湿、固肾益精的功效。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芡实与鱼头同食,还有健脑效能,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芡实鸡内金炖鲈鱼汤 材料:芡实20克、鸡内金15克、鲈鱼1条。 做法:鲜活鲈鱼1条(重约克)洗净,鱼腹内装入陈皮、生姜、料酒、食盐各适量,把芡实、鸡内金洗净浸软,加清水适量,一起放进瓦煲内,小火煨炖1个小时即可。 功效:健胃消食。 禁忌人群:胃阴亏虚者忌服。 ●云苓
性味甘淡平,入心经、肺经、脾经。云苓经常用在益气安神,健脾和胃,祛除湿热,行水止泄,治疗气虚劳伤、心腹胀满、水肿、腹泻、健忘、失眠等症。需要注意的是,云苓与土茯苓是两种不同的药材,土茯苓《本草纲目》谓之能“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 云苓谷芽炖鸭汤 材料:云苓20克、炒谷芽30克、鸭1只。 做法:把茯苓、炒谷芽洗净,鸭1只切开,清洗内脏,加适量清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1个小时,加入少许盐、姜丝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 禁忌人群:阴虚火旺者忌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pz/2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