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薯讯为什么土豆依然这样难卖

发布时间:2021/1/23 16:37:24   点击数: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民国大牛陈寅恪教授上课时对学生说:"书上有的我不讲,别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关于今年的土豆卖难问题,我将做深度分析,"别人讲过的我不讲,我以前讲过的也不讲",刨根究底,亮明观点和态度,直击"土豆产业"的本质!

今年夏天,在河北坝上和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参加过数次"马铃薯田间现场会",看着田间摇曳的薯花和已结满果实的根茎,种植者和农场主们信心满满,并豪言告诉大家,马铃薯三年低迷期已过,根据多年来的趋势,今年该涨价了,该有个好行情了。

愿望是美好的,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8月下旬承德和榆林部分地块开始抢收上市,期待的高价并未出现。9月中旬,张北、沽源以及太仆寺旗、多伦等地开始大面积收获,鲜薯价格竟然一路跌落,最低时地头商品薯4毛上下,几乎跌到了近10年最低价位。

消费跟不上面积和产能膨胀的速度

今年春天,新冠疫情肆掠全球,联合国粮农组织多次发出粮食安全警告,于此同时,部分国家陆续发布粮食出口禁令。

看到这样的消息,很多农场主觉得"第四主粮"的春天来了,本该倒茬的不再倒茬,想种别的作物的依然坚持种植土豆。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是推波助澜,通过种子补贴、种植补贴等手段鼓励农民种植土豆,面积迅速增大(地方政府往往是这种"庸招",鼓励种植,却不考虑出路和销售。

今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到底有多大?没看到权威的统计数据。根据笔者的走访调研以及和业界大咖们的交流,年依然有多万亩的马铃薯种植,鲜薯产量在1亿吨左右。

巨量土豆卖给谁?

业界专家振振有词,土豆浑身是宝,蛋白质含量高,且拥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特别是富含谷类缺少的赖氨酸,因此,土豆与谷类混合食用可提高蛋白质利用率;另外,土豆也是所有粮食中维生素含量最全的作物,其含量相当于胡萝卜的2倍、大白菜的3倍、番茄的4倍,B族维生素更是苹果的4倍。特别是土豆中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且耐加热。

有营养学家做过实验,0.25公斤的新鲜土豆可满足一个成人一昼夜消耗所需要的全部维生素;土豆还是一个矿物质宝库,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克土豆的营养价值大约相当于克的苹果……等等。

土豆是营养丰富且全面的食材的确不假,但问题是有很多老百姓并不买账。我身边就有一群不喜欢吃土豆的"家伙",我经常给他们科普土豆的美味和营养,但他们走进超市依然我行我素,从不购买土豆。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仅靠宣传和政府的推广还远远不够,这是一个长期工程,也许需要一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饮食传承才能实现。

年,中国农业部下发文件:"力争到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毫不讳言的说,这个目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食以味为先,在面制品中添加马铃薯全粉,不知道消费者是否能适应口感的改变?另外,马铃薯全粉的价格是面粉的2到3倍,掺入30%的全粉意味着馒头价格会翻倍,城市中精打细算的老百姓未必能够接受。

除了种植面积增加和产量增加外,今年土豆难卖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经销商不愿意库存土豆了。

往年北方土豆收获季节,就有源源不断的大货车不停地将土豆运往全国各地。当然,这些土豆并没有既运既销,而很大一部分被经销商拉到了北京新发地,上海江桥以及山东等地的保鲜库,先库存起来,再慢慢销售。今年情况陡变,经销商不愿意库存土豆,卖多少,再从产地拉多少。无奈之下薯农只能自己找库先存起来,搞得今年秋季整个坝上地区一库难求,且库库爆满。

核心原因就四点

第一,种植大户和农场主对形势的误判;

第二,政策和利益推动下的面积增长;

第三,高产惹的祸。关于这点多说几句,随着农场化的发展和种植技术的提升,这几年土豆的亩产节节攀升,亩产五吨六吨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上世纪八十年代,土豆的亩产为八九百公斤,年全国土豆的平均亩产还不到1吨。现在,农场主种植要是亩产低于3吨就得赔钱。就算面积依然保持在万亩左右,鲜薯的总产量已经增加了百分好几十,再不断的增加面积,产能过剩就成为必然;

第四,加工转化率低。欧盟和美国67%的鲜薯用于加工转化,而我国鲜薯的加工转化仅为12%左右。

该换模式和思维了

田忌赛马告诉我们一个理念是,你换个思维或模式,就会跑赢很多同行,也会跑赢自己。

诚然如此,今年我正蓝旗的一个农场主朋友在收获季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亩黄心整地卖给淀粉厂。平均亩产3.6吨,每吨元,最后一算账,不但没赔钱,每亩还挣个多元。

如果按商品薯销售,虽然每斤能多买个一毛钱左右,但加上人工费用,加上编织袋费用以及伙食等费用,以今年四毛多的这个价格,这是要妥妥的赔钱。

V7是近几年商品薯市场的宠儿,别的品种卖五毛六毛的时候,V7就能卖七毛八毛。所以,很多农场主和种植大户就抢种V7,但V7的优质种薯毕竟有限,很多无良公司及种子经销商将商品薯当种子卖,再加上地块本身的土传病害,导致今年不少薯农种植的V7病害严重,品相极差。减产不说,V7淀粉含量极低,只有可怜的八九个含量,这就意味着加工10吨以上的V7才能产出一吨品质还不高的淀粉。所以,今年很多淀粉企业明确表示:"V薯不收!"

与此同时,很多淀粉企业面临着原料不足,产能闲置的困境。据笔者了解,仅内蒙古中部的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盟三地就有大大小小的淀粉企业30多家。在生产季节,大家争抢原料,大打价格战,一度加工薯价格赶平商品薯价格,一些淀粉企业对大西洋、麦肯等高淀粉含量品种的收购价甚至高过商品薯价格。

因此,未来土豆如何种植才能挣钱,笔者有两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精化种植

首先是精简种植,把自己的三千亩砍成一千亩,精耕细作,种出精品;

其次,选好基地和品种,与市场无缝对接,让好土豆卖上好价钱。

第二,与加工企业合作,例如给淀粉加工企业做订单种植

欧盟的淀粉加工企业要么有自己的农场,要么有固定的订单种植。以丹麦的KMC公司为例。丹麦的KMC公司成立于年,是丹麦历史悠久的马铃薯淀粉制造商,其原料运营模式非常成功。KMC公司有三家马铃薯淀粉加工厂,股东是名马铃薯农场主,他们有义务将马铃薯送到自己的工厂,确保原料供给。在生产季节,由工厂通知农场主按时送货,并先付给保底价格,当淀粉售卖后,再按照所送马铃薯中所含淀粉的含量来分配利润。

这种模式值得中国的淀粉企业和农场主学习。目前,国内有自己的基地的企业只有北大荒、华欧淀粉、威思顿薯业、天山雪公司、宏达公司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95%以上的淀粉加工企业都没有自己的种植基地和合作农场,这就导致加工季节进行原料争抢大战。

另外,马铃薯淀粉是淀粉中的"贵族"。具有颗粒径大、黏性大、糊化温度低、透明度高、吸水力强的特点。现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石油化工、造纸、纺织、饲料、发酵、铸造、建材等各工业领域。马铃薯淀粉在国内有70万吨的刚需,但国内每年马铃薯淀粉总产量还不足50万吨。

所以,农场主和种植大户们不要只盯着商品薯市场,拥抱加工企业,合作共赢,才能让马铃薯带给我们更多的美好生活。

作者:土豆记者,资深媒体人,自媒体大V,马铃薯产业的观察者、报道者

来源: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旨在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的文章

薯都乌兰察布百万斤马铃薯销往全国

甘肃马铃薯种植面积全国第三,产量第二!

中国马铃薯大会9月24日在定西开幕

国家允许返乡下乡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

四川布拖县打响马铃薯金字招牌

贵州威宁科技支撑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

探访“中国马铃薯之乡”:无限“薯光”在西吉

全球薯价上涨,国内市场未来走向如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yy/2113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