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药 >> 山药营养 >> 日读一方妇科临证医案月经
医案三
冯某,40岁,已婚,工人。因宫颈糜烂,曾行电灼术。经量不多,淋漓不尽,或多或少,时止时下,久治少效,已历2年。气血日耗,面色憔悴,精神萎靡,头昏懒言,四肢乏力,纳少寐劣;苔薄脉细。证属脾虚气弱,血不循经,先拟益气摄血。
处方:炙黄芪、焦冬白术、鹿衔草、小蓟炭各15g,炒白芍、淮小麦、煅牡蛎各30g,牡丹皮炭、升麻炭、乌梅炭各9g,狗脊炭12g,炙甘草4.5g。服7剂。
经行6天,量仍甚多,血未归经,血海难固。再拟益气固涩,摄血塞流。
处方:炙黄芪15g,松花粉炭、小蓟炭、升麻炭、肉果炭各9g,鹿衔草20g,墨旱莲、血见愁、炒白芍、焦白术各15g,藕节炭30g。
二进益气塞流之剂,精神振作,大便转干,经水似有循经之势。
仍原意扩充:二诊方去升麻炭、松花粉炭、鹿衔草、墨旱莲、血见愁,加炒党参、淮山药各12g,红枣15g,仙鹤草、淮小麦各30g。再7剂,经量日渐减少。病发二阳,心脾亏损,出血持续2年,失血者损气,虽血海已守,但阳气多耗,仍宜益气固守:前方略作加减守进善后。
《薛氏医案》说:“崩之为患,或因脾胃虚损,不能摄血归经。”患者素体脾虚气弱,运化失司,统摄无权。初诊益气固涩,漏势未减,再摄血塞流,方为堵塞得以循经而止。本法双用白术、白芍,健脾养肝,着意其统藏称职:倍以益气固涩之品,使血循经归藏,不致漫溢成患。鹿衔草醋炒为散治疗崩漏,为杭州市郊乡间老草药医的验方,经何少山临床观察,不经醋炒,疗效依然;松花粉为一已故老中医治疗崩漏的常用药,经炮制成炭,健脾之功倍佳。引自《何少山医案》
医案四
姚某,37岁,已婚,工人。生产2胎,又行人工流产2次,以后渐见经来量多,夹块作痛。曾用睾酮、维生素K、卡巴克洛(安络血)和凉血止血、益气摄血等中药治疗,可取一时之效,停药仍复漏下,常拖延10天以上,有时净后带下夹红。本届经行2天,量多块大紫黯,下腹按痛;舌边紫,脉弦涩。证属瘀热蕴滞下元,治宜活血化瘀,荡涤胞络。方以自拟血竭化癥汤加减。
处方:血竭4.5g,制大黄炭、延胡索、继木花、血余炭、赤芍、白芍、失笑散各9g,丹参15g,当归炭24g,藕节30g。7剂。
药后块下更多,腹痛时或减缓,仍以化瘀生新续进。处方:血竭、制大黄炭、小蓟、地榆各9g,当归炭、炒白芍各15g,仙鹤草、藕节各30g,炙甘草6g。
服药块下仍多,按之腹不甚痛,经漏似已见净。块下痛除,瘀阻已去,继以养血调冲。处方:炒白术、炒当归、补骨脂各15g,炒白芍、狗脊、党参各12g,炙黄芪9g,淮山药、川续断各24g,炙甘草6g。
本法采用荡涤胞络之剂,着意攻瘀通络,俾使宫净、流畅、新生。以血竭配制大黄,一攻一下;制大黄取炭,遂其逐瘀下血;另有丹参、赤芍、继木花、失笑散等,功专力猛,荡涤瘀滞;待瘀去痛除,当转手调理,及时扶正也属必要。引自《何少山医案》
|注:本文中所提中药处方,请勿擅自服用,需要在中医师辩证基础上指导使用
|文章摘自《妇科临证医案》,人民軍醫出版社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转载不当,随时联系删除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