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山药,又称山薯,麻山药,多年生缠绕草本。山药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中医认为,山药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等多种功效。本文整理了山药种植相关资料提供给大家。 立地条件的选择基地选择远离城镇及交通主干道,四周无工矿企业及“三废”污染源,周边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大气清新,土壤肥沃,土质优良,土层深厚,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具备生产绿色食品蔬菜生态环境条件的地块。 品种和栽培方式选用抗病虫、高产、优质的品种,如西施山药等。在同一地块,采用隔沟轮换种植的方法连续种植2年后,至少间歇5年。 栽植前准备1.培养栽子山药栽子应选择多年培育的优质山药栽子繁殖,把块茎先端切下20~30cm,具有隐芽和茎痕的一段;也可把块茎切成长10~15厘米小段(俗称山药段子)作种。如扩大种植面积可用气生块茎(俗称“山药豆子”)于当年繁殖成山药栽子,下年使用。用2~3年的大栽子山药产量最高。2.种块处理种植前20~25天选符合栽培特征,无病块,根上端较硬的一段进行药剂浸种,用50%的多茵灵可湿性粉剂倍浸合液浸5分钟,然后晾干备播。3.整地施肥冬季至清明前进行整地开沟。按行距1米挖南北向深沟,沟深~厘米,沟宽30厘米,挖沟时将上层与下层土分别堆在沟的两边,最下层20厘米沙土,就地挖翻耕碎,经晾晒几天后,先将高层土耧平踩实,再填下层土入沟,每天20厘米耧平踩实一次。最后平填上层土,层层耧平踩实,直到与原田相平或略低为止,亦可用山药打沟机打沟,省工省力而且效率高。下种后到出苗前,将种植沟两侧行间的土壤深翻20~30厘米,施入基肥,每亩施腐熟饼肥千克,腐熟优质粪肥千克,三元素复合肥75千克,充分混合好后施入,并翻土充分混合,同时加入1千克辛硫磷防地下害虫。 适时栽植1.春季在气温回升到12℃以上,5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种植,露地栽植以4月中旬栽植为宜。2.适宜的栽植密度为每亩~株,栽种时顺垄开沟种植,株距20~25厘米。栽前先灌足水,将栽子平摆于沟中,将芽朝上,然后覆土10厘米培成垄,垄高15厘米左右,两边用脚踩实。 田间管理
1.及时搭架
春季当苗高25厘米左右时,用长2米的竹竿或树枝搭一牢固的“人”字形或三角、四角型支架,架高1.5~2米,然后引蔓上架以利通气透光。
2.浇水
苗期基本不浇水,在茎叶旺盛生长后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块茎膨大期应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每次大雨过后,应及时排除积水和换水。
3.追肥
整个生长过程中追肥2次,分别在茎叶旺盛生长期和块茎膨大期各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收获前30~40天进行最后一次追肥。结合防治病虫可进行叶面追肥,一般每15天一次。叶面喷施可用硒硼微肥。
4.中耕除草
栽植后可浅中耕1~2次,以后每次浇水和降雨后都应进行中耕。
5.剪枝、摘花蕊
当中上部的茎蔓叶腋间生长出“零余子”(山药豆)的花蕊时,除留下结“零余子”的植株叶,其他植株花蕊应全部抹掉,并可及时剪去侧枝,以减少养分消耗,利于通风透光,使养分集中于块茎膨大上。
病虫害防治
山药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褐腐病、蛴螬。
1.炭疽病
①避免连作,加强水肥管理。②采用配方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量氮肥。③发病初期喷洒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克庙。
2.虫害
蛴螬可用辛硫磷防治,定植时1千克/亩撒施。
采收贮藏收获山药应从沟的一端开始,按山药的长度挖深沟,待全部块茎暴露出来后,手握中上部,用铲铲断其余的细根,小心提出,避免伤口和折断。气生块茎(山药豆子)可在地下块茎收获前一个月采收,也可在霜前自行脱落前采收。
更多种植技术,详见丰收邦App图谱百科,点击
复方利多卡因软膏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fb/15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