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药 >> 山药品种 >> 食药同源中草药之山药
薯预又作薯蓣,是山药之古名。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就有人种植。《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山海经》称作“诸与”。后称“薯蓣”、“山芋”。隋唐时《吴普本草》称“玉延”、“修脆”、“佛掌薯”。据资料介绍,唐代时,为避唐代宗李豫之讳而改为“薯药”;宋代时,为避宋英宗赵曙之讳又改为“山药”,一直沿用至今。
《湘中记》载:东晋永和初年,有一个采药人来到衡山,迷路粮尽,坐在悬崖下休息。忽看到有一老翁,面色年轻,正对着石壁看书。采药人以饥饿告之,老翁给他食物吃(食物即为薯蓣),并指点他出山之路。采药人走了六天才回到家,而仍不知饥,由此方知薯蓣功效神奇。
山药百科生者性凉,熟则化凉为温。入肺、脾、肾经。
山药甘平补虚,归脾、肺、肾经,虽药力平和,但兼涩敛之性。既平补气阴,为治气虚或气阴两虚之佳品。又滋阴益气而生津,为治肾阴虚及消渴所常用。且固精止带,为治肾阴虚不固之要药。。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山药养阴收敛助湿,故湿盛中满者不宜服用。
主产于河南。湖南、江西等省区亦产。均为栽培品。
山药临床配伍灵活,常与补益、利水渗湿、收涩、清热、安神、温里等类别的中药配伍使用。
1、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常与白术、茯苓、莲子、桔梗、人参、砂仁等配伍,如参苓白术散;能益气健脾,利湿止泻。
2、用于肺虚喘咳:常与党参、麦冬、百合等配伍,能补益肺气肺阴,润
肺止咳。
3、用于肾虚遗精,尿频:常与熟地、山萸肉等配伍,能补肾固涩,对肾虚腰痛、滑精梦遗,虚怯阳痿等有效,如六味地黄丸。
山药食疗方山药属药食同源之品,不仅药用被临床广泛使用,食疗保健方面也深受人们喜爱。
枸杞木耳炒山药
材料:山药克、荷兰豆50克、黑木耳3朵、枸杞10克、盐1茶勺、油20克。
1、黑木耳用冷水泡发后洗尽泥沙,剪去根部撕成小朵。荷兰豆撕去两边的筋洗净,枸杞泡发洗清。
2、山药洗净去皮切片,浸入加入白醋的清水里防止氧化变黑;炒锅烧热加油至7成热,放入山药和木耳翻炒。然后放入荷兰豆,加2大勺清水翻炒2分钟,最后加盐和枸杞炒匀即可。
蘑菇炒山药
材料:干燥蘑菇15克、新鲜山药克、芹菜克。
1、先将蘑菇洗净,再用热水泡约10分钟至变软,并将泡菇水留下备用。同时将山药去皮切小片,芹菜也切成相同大小。
2、油热后,依序加入蘑菇、山药、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菇水,待汤汁略收干后,加入适量淀粉勾芡,再加入一点酱油或少许盐调味即可。
红枣蒸山药
材料:山药g、红枣50g、白糖20g。
1、将山药洗净削去外皮,切成滚刀块盛入碗中,撒上白糖和红枣,备用。
2、大火烧开蒸锅,放入盛有红枣山药的大碗,盖盖儿蒸制20分钟左右,直至山药成熟即可。
更多推荐食药同源中草药之--白果食药同源中草药之--白芷食药同源中草药之--甘草食药同源中草药之--玉竹食药同源中草药之--木瓜食药同源中草药之--乌梅食药同源中草药之--山楂食药同源中草药之--山药食药同源中草药之--小蓟食药同源中草药之--小茴香食药同源中草药之--刀豆食药同源中草药之--八角食药同源中草药之--丁香食药同源中草药之--马齿苋食药同源中草药之--紫苏食药同源中草药之--蜂蜜食药同源中草药之--蒲公英食药同源中草药之--芦荟食药同源中草药之--葛根食药同源中草药之--山茱萸食药同源中草药之--天麻食药同源中药材之--灵芝食药同源中草药之--肉苁蓉食药同源中药材之--铁皮石斛食药同源中药材之--人参食药同源中草药之--金银花每日一味中药——三七食药同源中药材之--当归食药同源中药材之--西洋参了解食药同源产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pz/20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