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签约作家崔国栋我的山药情结

发布时间:2017/8/12 11:32:16   点击数:
年第40期总第期

洋芋,在老家叫山药。曾几何时,外地人称我们甘肃人为“甘肃山药蛋”,我想,如果排除其中一些不确定的情绪外,未尝不见其道理,我们大可高兴地承认。一是我们甘肃盛产山药,尤其是近几年甘肃定西的黑洋芋更是驰名中外,二是我们甘肃人也确实爱吃山药,硬是把副食吃成了主食。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已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山药将成为继稻米、小麦、玉米之外的又一主粮,预计年50%的山药要作为主粮消费,把它们加工成馒头、面条等等。三是在我的记忆中,山药确实成就了我的一日三餐,在困难时期,不知救过多少人的性命。所以。我觉得做一个“山药蛋”不但不自惭形秽,反而觉得十分光荣。不知不觉中,我们甘肃人实际上领先了全国一次,吃出了健康,吃出了品牌,吃出了名堂。

童年的记忆中永远都刻着两个大字——饥饿。每家每户大人小孩都在为三尺肚肠打拼。相距较远难得一见的亲戚朋友相见,必定是问问彼此的光景怎样!主要的潜台词其实就是平常能否吃饱?邻里相见,没理由的一句“你吃了吗”?无不在互致问候的同时,流露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因为那个时代“吃”确实是一个问题。也许那时我们还小不懂事,不去思考这些问题,只觉得挨饿完全是老天爷的原因,与人们的思想,国家的风气,政府的政策,种植的方式没有关系。在当时有限的食物中,山药是最重要的,它不仅是粮,也是菜。它使我清汤寡水的碗里多了几分饱满,它使我缺醋少盐的饭里添了几分滋味,它使我饥寒交迫的日子里多了几分生存的希望。因此我与山药的结缘几乎是天定的了。

我的家乡把它不叫洋芋,而叫山药,现在大多数人还是这一叫法。当然此山药不是那种橡根棍子的山药。洋芋也许是大众化的称呼,但是叫起来总是不顺口。我们说炒一盘山药菜,饭店里说是洋芋丝;我们说做一锅山药稠饭,饭店里说是洋芋搅团,洋芋泥。不是我们不与时俱进,而是山药吃的太多太久,结下的情缘太深,你怎么忍心去改,又怎么改得了?这就像与你相处了一辈子的老朋友,比如从小叫小王,当了爷爷后仍然叫小王,叫的人顺口而叫,答应的人自然应答。毫无障碍,你那一天忽然改了称呼,不但自己别扭,就是对方也会感到生分了。倒是年去乌鲁木齐,堂哥请我吃饭,到酒店后我看点的都是山珍海味,就说来一个清淡一点的吧!堂哥说,那就来一个“国菜”,那服务员头也不抬就写了酸辣洋芋丝。我一怔!这不错!我的最爱,居然有这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从此以后,凡到酒店,我必说来一个“国菜”,若有人有疑问,我就会顺带普及一下这一称号,大家纷纷表示完全认同。

山药有许多别名。有一个段子说:一个姑娘去相亲,碰到一小伙说,他的名字叫土豆,最近去了趟国外,回来就改了名字叫洋芋,后来信了真主,又叫做马铃薯,姑娘回去一打听原来就是隔壁村子的山药蛋子。山药在老家属于秋禾,等小麦等夏粮作物种植完备后,家家户户必定留下一块地用来种山药。山药在家乡仍属于蔬菜或是粗粮,并不把它当做细粮看,尽管家家户户顿顿离不了它。以前从秋天到来年春天,家里除了几大缸酸菜外,唯一的蔬菜几乎就只有山药了。所以这是春种时少不了的。清明前后,把窖里存了大半年的山药挖出来,根据芽眼的位置把它剜成小块,用草木灰拌过,据说可以杀菌上肥,就成了山药种,然后开沟点苗埋土,等长出来后,要不断往其根部壅土,直到原来开沟的地方成了垄,原来平的地方成了沟。山药茁壮成长起来,墨绿的秧苗,开着紫色或是白色的喇叭花。山药秧长得很快,夏收的时候,我们放羊放驴太热了,会钻到山药沟里纳凉。捉迷藏的时候,就像是我们的青纱帐,那是绝好的藏身之地。八月十五左右,就该挖山药了。这时的秧已经接近干枯,随手一拔,埋得浅的山药便被带了出来,一铁锨挖下去,大大小小的山药就被翻了出来,大的有碗大,小的如拇指。每当挖到一个特大山药或是一棵秧下挖出好几个大山药,都会引来我们的大声惊叹,如若挖了半天,还不能捡到一竹筐,大人们就开始唉声叹气,今年的山药又不行啊!他们的心头就会平添几分阴影和负担。

山药的做法和吃法,那是千变万化的,可以蒸煮炸烙炒炖烧焖。盛夏时节,农村的人家,实在没有下锅的蔬菜时,便会早早的去掏几个鸡蛋大小的山药,给单调的饭桌带来几分新鲜的清香。未成熟的山药吃起来并不十分沙绵,反而有点脆,只有成熟的新山药最香。煮熟了,会像一朵一朵盛开的白花。又沙又白的山药吃起来稍不留神就会被呛着或噎着。山药品种不一样,果实的颜色也会不一样,有一种山药,又瓷又黄,就像鸡蛋黄一样诱人。

最原生态的吃法当然是烧土垒子吃。年,我带高三(3)班的七十几个学生到学校农场挖山药和甜菜。我把任务分配完以后,留下五个男生。同学们一开始有点不理解我为什么留下他们,等我一说要领他们给大家烧垒子的时候,大家高兴的一哄而散,奔向自己的劳动区域,都想尽快完成任务回来吃山药。我们在一条大埂子上,挖了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大坑,两个人找柴草,两个人搬土块,两个人垒垒子。垒垒子是技术活,我得亲自把关。毕竟是秋天,农场里到处是枯枝败叶各种柴草,烧了将近两个小时,当土块烧的变成了白色,一口唾沫吐下去,瞬间被蒸发的时候意味着第二道工序宣告结束。最关键的时节到了,先把顶端的土块轻轻拔下几块掉入火堆里,在坑底铺满一层烧热的土块后,把两背篼山药甜菜南瓜倒了进去,然后几个人抓紧时间七手八脚把周围的烧透的土块一边埋到上面,一边用力拍绵,直到堆出一个大土堆,埋严实了以免走气,才算是初告成功。一个小时后,就可以把山药挖出来了。只见山药有些被烧焦,大部分都被烧的金黄金黄,轻轻一拍,粘在上面的土便完全掉落下来。山药变得轻飘飘的,软绵绵的。一边仔细的剥着山药皮,一边闻着发出的诱人的香味,等不及咬上一口,那山药太烫,山药便在嘴里颠过来倒过去,好不容易咽下去了,便顺着食道一路子烫下去,但这些都来不及顾及,要紧的是赶快再吃一口。等到吃完回家的时候,七十多个人个个都是黑嘴黑胡子,画了脸谱一样,虽然形象不太雅观,但大家都很开心,说这是他们最开心的最有意义的一次劳动。

山药的多种吃法做法成就了它的大众化,普及化,使它成为大多数家庭饭桌上的必备品。从我成家后自己开始做饭起,没有肉我可以做,但是没有山药我就不会做饭了。因此做山药稠饭,山药面条,山药面片,山药拌汤,炒山药菜,炒山药片,做山药臊子,包山药馅的饺子,都是我的拿手好戏。烧牛肉时,加什么?加山药!焖羊肉时,加什么?加山药!大盘鸡里加什么?加山药!排骨里面加什么?加山药!顿顿不离山药,我是百吃不厌,孩子们却是叫苦连天。连续吃山药。随了我的愿,却要了他们的命。我便变个花样,有意做他们喜欢吃的,可是,没过两天,又一波山药来袭。多年的熏陶影响,他们也渐渐爱上了山药,甚至有点离不开它了。你看那餐桌上,与肉炖在一起的时候,吃剩的是肉而不是山药,就很能说明问题。晚上看电视,大家吃水果,你推我让兴趣不大,我说去用电饼铛烙山药片,大家欢声一片。长期吃山药,我与山药也是难以分开了。两天不吃山药,便肠胃不顺,口干舌燥,一吃山药,上下通气,四体通泰。山药已分明成了我的生活的必需品了。

每次回到老家,在哥哥家姐姐还是孩子舅舅家,他们知道我爱吃山药,若是冬天,老早就在烤箱里烤上好几个山药,皮烤的黄皴皴的,一捏软包软包的。虽是很不起眼的几个山药,但足以显出他们待我的诚挚与关爱,常常使我感动不已。

山药稠饭是我的最爱,这全赖于母亲的耳濡目染。小时候,大人们早晨去劳动。早饭,姐姐在锅里煮了一锅山药片,上面铺着面,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母亲收工回来后,拿上几根筷子或是小擀杖,开始搅稠饭,八九口人,一大锅稠饭,母亲搅好以后,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我们常常怨恨母亲把山药没有搅烂搅绵,根本不知道搅稠饭是需要多大的劲。现在我搅稠饭,才三四个人的饭,刚搅上几下,胳膊就又酸又困,非得缓一下才行。现在才知道母亲那时的苦了。吃稠饭时,对菜没啥要求,滴几滴油炒酸菜,或是炒山药菜,也会吃的津津有味。最佳搭配是逢年过节,杀了猪,猪肉酸菜炖粉条,炝一钵红辣椒,就着山药稠饭,那简直是绝配!若换成酸菜青椒炒肥肠,山药稠饭里再点缀几粒黄米,一肥一瘦,色香味形俱佳,那就是山珍海味也不换。平时家里吃饭,我吃多少随意,但山药稠饭,一定是两碗。菜未炒好,先就着油泼辣子狼吞虎咽的吃一碗,菜炒好了,再陪着大家细嚼慢咽来一碗,也不觉得撑。

生活困难的时候,少有白米细面,多数是粗粮黑面。但黑面干拌,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擀得薄厚适度,切成十来公分长,一指宽,挞上大蒜,炝的油汪汪的,再炒上一锅山药菜,就是一顿美味佳肴。那山药菜,还是母亲吵得好,热腾腾的,糊炖炖的,香喷喷的,不脆不绵,拌到饭里吃起来滑爽无比,一筷子面条轻轻一吸,便呲溜一声全部入口,不知不觉间,两大碗面条已经落肚。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不是吃大鱼大肉所能获得的。只是现在,生活好了,但血脂高了,血压高了,肥肠不能吃了,大鱼大肉不能吃了,黑面也很少见了。大哥说现在磨面吗,只收前几次白面,其它的连同黑面麸子全做了饲料喂猪了,要吃黑面,还得提前预定。

它是十全十美的营养产品,它富含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糖尿病。欧洲国家一年人均消费40-50公斤,俄罗斯人均达到公斤。与麦稻米相比较,山药全粉更加利于储藏,在常温下可以保存15年之久,有些国家把山药列为战略储备粮。许多专家认为,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在未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时,只有洋芋可以拯救人类”。

山药是平民化的。对土地,肥料,水都没有过高要求。这使得它可以生长在山坡河滩,沟沟岔岔。它不像高高的玉米那样玉树临风,也没有像小麦一样摇曳生姿。成熟的时候,没有玉米棒子那样的招摇过市,也没有小麦的金浪翻滚。它是默默无闻的扎根在土壤里,结果在土壤里,或大或小或圆或扁,通通可做盘中餐。它随遇而安,不论土地肥沃贫瘠,都义无反顾的把根扎下去,茁壮成长,奉献果实。它朴实无华,不论寒冷低湿,还是炎热干旱,都可以开枝散叶,播洒希望。做人何尝不是这样?!做一个平凡的人,不一定面朝大海,但一定要春暖花开。找准目标,把握方向,坚强的钉在那里,总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不求好高骛远,只求脚踏实地;不求爆得大名,只求心安理得。

我爱山药,我愿做一个土生土长原汁原味有滋有味的“山药蛋”。

总编:孙亚东

主编:贾宝明

副主编:黎娅雄刘君梅

文学顾问:闫小杰

投稿邮箱:

qq.







































白癜风疾病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baijus.com/syyy/1325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